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专访单霁翔:故宫2015年开放区域可达65%(4)

2014年05月30日 1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单霁翔: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每年接待观众数量都在千万人次以上,而且不断攀升,给故宫博物院的服务接待和安全保障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2012年参观故宫的人数突破1500万人次,比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世界级博物馆均高出数百万,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这让近600年“高龄”的紫禁城和馆藏历代珍宝承受着巨大的安全压力,因此,建设“平安故宫”,保证古建筑、文物和观众的安全,是故宫博物院的使命与责任。故宫既是北京的,也是全国的,还是世界的;故宫既是过去的,也是今天的,还是未来的。她从历史中走来,还要健康地走向未来。

  2013年故宫博物院迎来了“平安故宫”工程开始实施的一年。目前,“平安故宫”工程的7个子项目均有所进展。每个阶段性成果的收获,无疑为故宫博物院多添了一份安全,向“平安故宫”又迈进了一步。

  故宫博物院未来的发展将围绕四个目标进行,即通过完成古建筑群整体修缮工程和开展环境整治,实现“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通过实施“平安故宫”工程和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实现故宫古建筑群、文物藏品、故宫观众平安;通过完善学术研究中心和建立科技保护平台,实现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和专业人才不断汇聚;通过提升博物馆的专业化功能和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化职能,实现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

  目标一:“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600多年前,在今天故宫博物院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正在进行举国瞩目的大规模建设,1420年,永乐皇帝肇建的紫禁城气势恢宏的落成。再过6年,到2020年紫禁城就要迎来600岁的生日。对于故宫博物院来说,国务院批准的两项重大文化工程都将在2020年完成。第一项是“故宫整体修缮”工程,这项工程从2002年开始实施,计划用18年的时间,至2020年基本完成故宫古建筑群的整体修缮。第二项是“平安故宫”工程,这项工程于去年4月获得批准,将历时7年时间,也是计划到2020年完成。

  目标二:实施“平安工程”,确保故宫平安

  “平安故宫”工程是经过深入调查文物建筑保护状况,文物库房藏品保存环境,文物安防技防设备,文物保护科技设施,开放路线观众接待条件,以及端门广场等周边环境后,针对存在的一些亟待改善、完善的隐患问题而提出的。2012年5月,故宫博物院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形成“平安故宫”工程方案,并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关注,刘延东国务委员用整整一天时间在故宫博物院的开放与未开放区域、地面与地下库房进行调研,对于深化“平安故宫”工程方案提出明确要求。

  “平安故宫”工程的近期目标,是争取在2015年,即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之时,有效缓解目前存在的防火、防盗、防雷、防震、防踩踏等方面的安全压力。“平安故宫”工程的中长期目标,在2020年,即紫禁城建成600年之时,基本实现故宫博物院进入安全稳定的健康状态,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迈进世界一流博物馆行列。

  目标三:加强学术研究、注重人才培养

  故宫博物院是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拥有为数众多的研究学者和专业人才,不断产生颇具影响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科研队伍面临新老交替。与过去相比,故宫博物院业务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背景、学历层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如何继承优秀的学术传统,营造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氛围,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是实现科技支撑的关键所在。目前,故宫博物院共有专业人员近600名,其中高级专业人员近200名。对于专业学术人才来说,故宫博物院应具有更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并不断增加亲和力,使更多急需人才加入到故宫博物院的专业队伍中来,并积极为他们的学术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先后组建了古陶瓷研究中心、古书画研究中心、古建筑研究中心、明清宫廷史研究中心、藏传佛教研究中心,及故宫学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还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初步形成了具有故宫博物院特色的研究机构体系,在此基础上,故宫博物院于去年10月23日正式组建故宫研究院,实现资源整合,构建高端学术研究平台。

  为了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故宫博物院于去年11月4日正式成立故宫学院。故宫学院也将围绕故宫博物院整体事业的发展,开展面向自身、面向行业、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项目,推动文博科研学术发展,践行博物馆公众教育和社会服务的使命。

  目标四:实现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

  实现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这个目标听起来有些奇怪。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驱逐出宫以后,不到一年时间,1925年10月10日,紫禁城就以“故宫博物院”这个名称正式对外开放,已经持续了89年。那么为什么今天还要提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呢?事实上,虽然故宫博物院的参观人数在逐年上升,但是,今天所接待的观众中,有多少人自身定位为“观众”,又有多少人自身定位为“游客”,恐怕后者居多。相当多观众走进午门时,认为自己走进的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而没有想到,甚至没有感觉到走进了一座博物馆,没有真正成为一名博物馆观众。

  故宫博物院将不断调整展览的数量与质量,努力将更多的馆藏文物展现给更多的观众,让大家感受到故宫博物院博大精深的文物藏品和美好生动的文化氛围。现在故宫博物院每年展出的文物数量将近1万件,有原状展室、常设专馆,还有临时的专题展览,共40个左右,分布在紫禁城各个区域,以多种形式满足观众参观的需求。目前,在基本保持中路、东西路、外东西路展览格局的前提下,故宫博物院还将不断开辟新的展厅,增加展示文物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展览效果。特别是将在故宫南部形成陈列展览的“金三角”区域,即以午门及东西雁翅楼、武英殿、文华殿为主体设博物馆展览群,大幅提升展示文物数量和展览水平,让观众获得更加深刻的文化体验。

  三、关于个人

  中新网:就您的履历来说,您一直被媒体誉为故宫的掌门人,为故宫的安全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您能谈谈您“执掌”故宫以来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么?

  单霁翔:故宫旧称紫禁城,自明永乐皇帝于1420年建成至今,已有将近600年历史,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后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紫禁城里到处都是故事,充满了历史文化的信息,值得每一位前来的观众认真品读和体会。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级博物馆,有近89年的历史。从最开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到初创博物馆,经历文物清点、宝物南迁、回迁,到新时期全面开始博物馆建设的局面,可以说在这不到百年的光阴中,“故宫人”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血汗,才呈现给观众一个宏伟的紫禁城、一个数目清晰的1807558件(套)藏品目录、一个能够在巨大观众流量压力下保证安全与服务的故宫博物院。这段光阴同样充满了大量生动的故事、感人的事迹、精彩的瞬间。

  我自2012年年初来到故宫博物院,成为一名真正的“故宫人”,可以说,每一天的感受都是新鲜的、紧迫的、深刻的。在不断的走访、研究和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故宫博物院工作的细致、复杂和敏感。在推动“平安故宫”工程,全面消除院内安全隐患的努力中,也深刻地感受到“故宫人”的付出和不易。可以说,故宫博物院开展每一项工作,往往都深刻而多样地交织着“两难”的问题,都需要“左顾右盼”,三思而后行,都需要掌握其中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加以判断与应对。

  以去年5月4日的“人打钟”事件为例,一名男性观众击碎翊坤宫正殿原状展室的一块窗户玻璃,致使临窗陈设的一座文物钟表跌落受损。事后从公安部门得知该名观众为精神障碍患者,但是这一事件的突发引起社会公众和众多媒体的关注。故宫博物院一方面及时对现场进行清理,以保证第二天正常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在事发后的第二天召开了媒体通报会,公布了事实经过和相关视频录像,并组织查看了事件发生的现场。

  在翊坤宫的事发地点,我根据媒体的提问做了四点说明。一是为什么观众能够接近窗户,而没有设立“1米线”?回答因为故宫博物院根据古建筑防火和保护文物展品的需要,建筑内部没有引入照明光源,因此室内光线比较暗,观众难免看不清室内陈设,所以没有设立“1米线”。二是为什么不安装更加结实的玻璃,防止人为损害文物展品?回答因为这些窗户上安装的是清末或民国初年原装的玻璃,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按照尽量“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保护原则,所以没有对这些玻璃进行更换,事实上故宫博物院已经引进一种“防砸板”,应用于一些展室。三是为什么翊坤宫室内的条案放在窗前,如果远离窗户不就可以避免事件发生了吗?回答因为当年翊坤宫内的陈设就是将条案放置在此,如果移开窗户,就不是历史原状,就会造成观众误读历史。四是为什么条案上要放置文物,如果没有文物不就可以避免发生破坏文物展品的事件了吗?回答因为翊坤宫作为故宫博物院的原状展厅,就必须展示一定数量的文物,虽然文物展品收藏在库房内更为安全,但是故宫博物院开放88年以来,这是第一次发生此类破坏文物的行为。经过细致地说明,媒体朋友们了解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中的复杂因素,即做好每一件事都存在一些“纠结”的问题。于是,第二天各家媒体对于这一突发事件进行了客观报道。

  从翊坤宫“人打钟”事件发生之后,故宫博物院加快了防砸玻璃更新的速度,同时启动了高清晰摄像头的无缝隙加密工程,增加了院内安保人员的数量,对原状展厅展陈效果的改善也提上日程,同时收获了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媒体记者的经验。这件事只是我们工作的一件事情,却延伸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让我们不断思考、研究,不断进步。

  中新网:您可否简单谈谈您上任以来的感受?

  单霁翔:刚到故宫博物院,就有很多媒体朋友联系希望采访,但“下车伊始”还没有了解情况、进入角色,就表态发言,怕不稳妥。于是直到2012年2月14日,我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就故宫博物院各项工作与规划与媒体朋友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交流。

  有的朋友问我,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的“三把火”准备从哪里烧起?我告诉他,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故宫保护最怕“火”,所以我一把“火”也没有,好在我的名字里有“雨”,我倒准备好“水”了。做好故宫博物院的工作,首要的责任是确保安全。刚才虽然是开玩笑,但是,我想说明两层意思,一是故宫的事业是永远的事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事,过去已经确定了的事项,也必须脚踏实地地抓好落实。二是面对故宫这处有着600年历史的文化瑰宝,面对故宫博物院这座有着89年历史的文化圣地,必须心怀敬意地加以研究,审慎决策各项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法,来不得半点浮躁。

  必须承认,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职务,对我的能力、学识、经验都是一个挑战。因此,我的工作从调查研究开始。主要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了解、熟悉故宫博物院各方面工作情况。首先分别向各位院领导讨教,了解所分管工作的情况。二是分别到故宫博物院的32个部处进行了走访,体会各个部门的工作环境,接触在第一线工作的同事,听取情况介绍,讨论当前工作,初步交换意见。三是利用节假日,走访故宫博物院在职和离退休的著名学者、文物专家和历任院领导以及社会上的专家、学者,聆听了他们的指导和建议,这些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收获很大。四是走访相关单位和部门,感谢他们以往对故宫博物院的支持,并希望得到他们的继续指导。

  通过调研我深深感受到故宫博物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深深感受到故宫博物院的前辈们为事业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深深感受到全体员工对于故宫博物院的深厚感情。所有这些,令人感动,令人敬佩。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在郑欣淼院长和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院同仁团结协作,奋发有为,克服了很多困难,无论是制度建设、摸清家底、古建修缮、藏品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览,还是安全保卫、观众服务、文化传播、两岸交流、科学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全面的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赢得了同行的尊重。

  当然,做好故宫博物院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方面,在一些方面甚至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全国文物博物馆发展的整体形势方面分析,正在面临着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的阶段。在实现文物安全保卫的提升方面,对于故宫博物院来说,在“质量提升”的诸多工作中,文物建筑、文物藏品、观众的安全应该永远放在首位,是最令人担心的头等大事。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古代建筑群,故宫的文物藏品具有极高的综合价值,故宫博物院又是接待观众任务最为繁重的博物馆,因此无论安防工作,还是消防工作,都存在复杂性和严峻性,保护任务极其繁重。防火、防盗、防踩踏、防突发事件,这些永远是我们头上的“紧箍咒”,必须警钟长鸣,对待文物要有“如履薄冰”之感。

  中新网:您如何看待故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有人曾说,故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魂”,您认可此类说法吗?

  单霁翔:故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历代宫殿的集大成者,其占地112万平方米,现在保留的古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故宫是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和最高典范,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宫博物院是建立在明清皇宫(紫禁城)及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2007年故宫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8年故宫博物院被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不断融合,往来日益频繁,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大量文明成果,在漫长的中华文明长河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具有承古萌新的文化特征。紫禁城留下了大量的明清宫廷政治、文化、生活遗迹,是一处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85%以上的藏品为清宫旧藏,是在紫禁城和宫廷旧藏文物及遗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博物馆。目前,故宫博物院年接待观众总数已达到一千多万人次,成为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藏品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之一。

  这座112公顷红墙黄瓦的皇家建筑群坐落于首都的“心脏”,有着独一无二的地标意义和文化象征。它蕴含着中华5000年文明,紫禁城承载着近600年历史,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文明成果之精品,是绝大多数国内外观众初次来京的必选之地,是访华的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的必经之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所在,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