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专访单霁翔:故宫2015年开放区域可达65%(3)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5月30日 1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现有午门展厅已经成为故宫博物院与国际博物馆界重要的交流与展示平台,整体改造完成后的东、西雁翅楼展厅将与午门展厅组合成为故宫博物院面积最大、功能最全、规格最高的现代化展区,以2800平方米的空间满足多门类文物大规模展示的不同需求。午门展厅成功地探索出利用古建筑进行陈列展览的经验,被誉为“将高水准的当代设计理念成功融入历史内涵的最新建筑作品”,因而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奖。多年来午门展厅承担了来自国内外的不少优秀展览,取得良好的声望和影响。但是,午门展厅面积并不大,仅有800平方米,因此在举办大型综合性展览方面受到局限。实际上,在午门展厅的两侧有更大面积的雁翅楼建筑,每一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两侧加起来就是2000平方米,如果与目前的午门展厅合为一体,就可以形成2800平方米的大型展厅,这将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博物馆展厅,居高临下,气宇轩昂。古代建筑外观将完全保持原貌,内部则是既具有宫殿建筑氛围,又拥有现代展览设施魅力的空间。午门-雁翅楼展厅耸立于北京壮美的传统中轴线之上,必将为展览增添无尚荣光,使展览内容更加引人瞩目。明年当故宫博物院迎来90周年院庆的时候,午门-雁翅楼展厅将气势恢弘地展出“万寿庆典”展,令人充满期待。

  端门是观众参观故宫博物院的第一站。以往,观众在导游的带领下,往往沿着中轴线“目不斜视”地匆匆而过,常常忽略故宫里一些壮丽的宫殿建筑和珍贵的文物藏品。为了不给观众留有遗憾,拟将端门建成一座数字展厅,将传统建筑和数字技术融合起来,采用直观、亲和、时尚的数字展示手段,使观众对故宫博物院有较为清晰和深刻的“第一印象”。同时,使观众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故宫博物院的基本信息,并且在这里获取即将开始的博物馆之旅所必须的参观辅助服务。端门是“数字故宫”的建设成果展示基地,故宫博物院用现代技术记录、保护、研究古建筑和文物藏品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将在这里向社会公众进行展示和汇报。

  中新网:故宫北院区新的大型博物馆正在建设,该博物馆有何特点?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旨在解决故宫博物院家具、地毯、巨幅绘画、卤簿仪仗等大量大型珍贵文物因场地局限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科学保护及院藏文物展示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传承、展示传统文物修复的技艺,也为腾退古建筑空间及对其及时保养、维修创造条件,在“平安故宫”工程子项目中优先考虑实施。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文物修复用房、文物展厅、文物周转库房、多学科科学研究用房、宫廷园艺研究用房、科技保护研究中心、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用房、综合配套设施用房、观众服务用房等方面,总建筑面积约125000平方米。

  北院区建设项目于2013年12月5日召开北院区规划调整、编制协调会,进行北院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根据规划条件调整方案。根据规划条件,调整完善后的项目建议书已报文化部,目前文化部正在进一步审核,并协调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意见。

  其中,西玉河综合业务基地,花房建设工程已于2013年10月9日竣工并通过验收;旧房改造工程于2013年11月1日开工;宫廷园艺研究中心园林景观工程于2013年11月9日开工;周界报警工程于2014年1月10日竣工;特殊业务用房改造工程已完成设计和监理交底工作。

  中新网:5月17日,多家媒体报道,故宫将对客流文物信息全监测,手机将能查观众流量,您能简单介绍下吗?这是否是打造平安故宫的一部分?

  单霁翔:2014年5月15日,故宫博物院宣布《故宫博物院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报告(2012年)》(中文版、英文版)正式出版,这也是国内首个系统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工作进展的年度报告。故宫博物院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开始于2008年,是“平安故宫”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经过6年的探索和实践,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已经成为故宫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具有故宫特点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体系。为了宣传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检视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的技术路线、操作方法以及实施内容的思路,使更多的人了解、参与、监督故宫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决定从2012年,每年出版一本《故宫博物院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报告》,完整介绍该年度监测工作的规划、项目内容简介、管理制度建设、专项技术报告以及下一年度的监测工作计划。

  建立完整的监测体系后,当观众到故宫博物院来参观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购票体系实现在参观总量的控制下观众分时段进入,在观众服务中心以及重要的空间节点处,有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展示设备对院内各区域的观众人数和密度进行提示,以引导观众避开人流密集场所,为观众提供一个有序的参观环境;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可以实时监控院内的人流变化,并根据需要启动应急预案,调度现场人员进行出入口放行速度的管理;观众可通过手机,查询各博物馆的参观情况,选择量身定做的参观方案。

  建立完整的监测系统后,现场的环境、基础设施、文物劣化、保存情况的巡查无需手写记录,现场巡查人员只需通过Pad等移动设备在现场拍摄巡查照片,填写处理意见,即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数据管理平台,分发至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电子审批。基础设施和监控设备等超过使用年限、设备出现使用故障、药剂快到保质期等都会由系统自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置。

  建立完整的监测系统后,文物皆有自己的ID身份号码和报警装置,其非法的接触、移动会及时报警;遗产地安防监控设备犹如火眼金睛,一切盗窃、破坏行为尽在法眼之下。

  建立完整的监测系统后,数据分析系统会对观众流量、文物劣化等进行分析预测,提前预警,使管理更加科学。

  建立完整的监测系统,对于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者而言,通过完善的人工巡查、无线传输、传感器实施监控等技术手段可及时掌握各类文物的保存现状、劣化程度和劣化原因,使我们的遗产保护实现有理、有据、适度。有完整的文物监测与保护信息平台,在平台上,我们可以完整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文物的形制特征、使用情况、周边环境、位置变更、管理部门分布、病害变化、修复技艺等内容。通过测绘、检测、巡查、记录手段完整存储在平台之上,并由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关联,为遗产的研究、宣传、保护、管理提供所需信息。

  观众动态监测系统已于今年5月份开始试运行,该系统可实时反映故宫全区、太和殿区、御花园区、乾清门区等9个区域的观众实时人数、各通道通过观众人数,并可统计分析与比对任意时间段的观众人数变化,并通过预警方式启动观众人数控制紧急预案。

  故宫博物院完整的监测体系预计将于2020年全部建成。届时通过对故宫的人流态势实时准确监测,明确区分最舒适参观、正常参观和最大接待量三个等级,从而引导进入故宫的观众有序合理地参观,引导计划进入故宫的观众合理选择参观时间。

  中新网:在之前的咨询会上,您曾经表示,故宫下半年有望实行免费日,您能谈谈这一举措的益处么?可否透露一下这项工作目前的最新进展?

  单霁翔:今年故宫博物院召开了两次限流分流咨询会,针对故宫博物院初拟的限流分流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听取各界建议。目前方案在充分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调整,并已经取得国家相关部门的原则批复,近期将向媒体和社会公众进行发布。

  分流限流的初衷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一切为了建设“平安故宫”,保证故宫古建筑、文物藏品和观众的安全,重点是“削峰填谷”,特别是要杜绝日观众10万人以上时可能出现的踩踏风险;二是,一切为了观众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和文化享受,因为不实行限流分流的话,在8万人以上的“人山人海”中无法获得美好的参观体验;三是,引导并培养更多的观众采取网络预约购票的方式,这不但能减少观众现场购票排队时间,也有利于将来故宫博物院全部实现通过网络预售门票限定参观人数。

  故宫博物院目前全年观众分布严重不平衡,淡、旺季差距十分明显。旺季观众单日参观人数在暑期日均达7万多人次,且曾出现18.2万人次的历史最高值,而淡季则日均只有2万人次。比如:2012年暑期(7月1日至8月31日)日均接待观众达70318人次,而淡季则日均仅24568人次。所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分流限流、进行“削峰填谷”已势在必行。

  为缓解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接待压力,保证人流高峰期观众、文物、古建筑的平安,同时为广大观众参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快捷的便利,故宫博物院根据“平安故宫”工程要求,按照观众参观的特点、两次咨询会的成果,广泛吸纳各方建议和意见,特制订了一系列限流分流措施,具体为3项试行方案——年票方案、主题免费开放日方案、单日内分流方案。此方案具体操作方法预计在下个月再与媒体讨论、论证,并适时进行发布。

  中新网:您可否大致透露下故宫接下来的发展计划?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