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四川凉山三河村:彝区村庄话变迁 民众跑出脱贫“加速度”

四川凉山三河村:彝区村庄话变迁 民众跑出脱贫“加速度”

2020年03月17日 14:2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四川凉山:彝家新寨新生活 转变观念兴产业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凉山3月17日电 题:四川凉山三河村:彝区村庄话变迁 民众跑出脱贫“加速度”

  作者 岳依桐 汤雁

  三月中旬,春日阳光洒进大山深处的彝家新寨,送货卡车在村头鸣笛。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与家人走出家门,将日用品、零食等货物搬回家,摆满自家经营小卖部的货架。

  自去年2月搬出土坯房,住进宽敞的新房后,吉好也求便将一间空屋利用起来,开起了小卖部,每个月能有2000元(人民币,下同)的收入。除此之外,他担任村里的护林员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工作人员,加入村里的养蜂合作社,空闲时与妻子在村里的桃园和附近的工地打工。一年下来,吉好也求一家收入近4万元。

  “我们的生活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前进。”吉好也求干劲满满。如今,他的5个孩子都在读书,“让孩子好好接受教育是我的梦想。”

  吉好也求一家的变化并非个例,曾经因贫穷“出名”的三河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

  该村今年新建的村史馆,记录了三河村自1952年建村以来的变迁之路。村史馆内展示的石磨、背水桶、吊锅等老物件早已从三河村人生活中悄然退场,而蜂蜜、羊肚菌、苦荞茶等农特产品昭示着村里产业红火发展的现状。

  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介绍说,公路修到了村口,村民陆续搬进新房,村里青薯、桃树、梨树、核桃、花椒等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一万余亩,还养殖鸡、牛、猪等。“村里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17年的3100元增长至2019年的9903元,计划今年将实现整村脱贫。”

  大学毕业后在重庆工作了4年的村民洛古有格于2013年返乡创业,在村里开起养殖场。如今,洛古有格年收入已近30万元,带动168户村民增收。

  在李凯看来,三河村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改变的还有三河村人的观念。爱攀比、高彩礼的现象消失了,大家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期待。吉好也求主动为大女儿吉好有作解除了“娃娃亲”,让她安心学习。“以前的想法太不成熟了,女儿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另一半。我的孩子们现在只需要好好读书,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吉好也求说。

  “去年我去俄罗斯参观了,还去北京表演,上了电视呢!”吉好也求的二女儿吉好有果笑着跑到记者身旁,这位有着甜甜酒窝的彝族姑娘用普通话大方表达自己的梦想:“我要认真学习,长大了要去好多好多地方看看。”(完)

【编辑:李玉素】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