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云南人大代表言少数民族文旅融合:把握好度 方可持续

2019年01月28日 10: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云南人大代表言少数民族文旅融合:把握好度方可持续
    图为云南省人大代表在“代表通道”接受记者采访。 刘冉阳 摄

  中新网昆明1月28日电 (缪超 李晓琳)大理剑川,古老白族木雕技艺正随着当地古镇旅游兴起,创新了技艺与产品,获得了更广阔市场。向东六百多公里,曲靖宣威,有着一千多年少数民族制作史的火腿,因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欢迎,但却面临被“冒牌货”以假乱真等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一定要把握好度,权衡好保护与利益关系,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27日,云南省人大代表、宣威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局长余红梅在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表示。

  当天,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昆明开幕,此次会议设置了“代表通道”,3名云南省人大代表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表达了看法。

  “剑川是白族原乡、木雕之乡、旅居胜地,有大量南诏建筑遗迹。”云南省人大代表、剑川县县长王远介绍,过去长达十六年时间里,剑川县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合作保护沙溪古镇,修复了古旧建筑和文化遗存,使沙溪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茶马古道古集市逐渐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王远认为,文旅融合让沙溪在以文化复兴促进脱贫攻坚、带动乡村振兴方面走出一条有效路子。剑川正打造木雕艺术小镇,将木雕、石刻、黑陶等白族手工艺与旅游业态融合,这将有效保护民族文化资源。

图为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现场。 刘冉阳 摄
图为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现场。 刘冉阳 摄

  “彝族刺绣以其图案精美、色彩艳丽、做工精细和民族特色鲜明成为彝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载体。”云南省人大代表、楚雄州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珺说。

  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彝族刺绣一度面临着传承危机。近年来,情况有所改变,旅游与互联网的发展让此前仅有特定小众市场的彝族刺绣获得传承和保护的新路径。罗珺称,“近年来,楚雄州彝族刺绣不断提高创新和设计能力,满足游客文化需求,这不仅拓宽了彝族刺绣市场,也保护传承了彝族文化,更有成千上万彝族绣娘通过刺绣实现了脱贫致富。”

  “文化旅游开发,一方面,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节日庆典活动等文化得到很好地保护传承。”余红梅说,“另一方面,随着游客大量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带来新的文化意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这都会给当地文化带来冲击,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少数民族文化延续。”

  余红梅生活工作的宣威市有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当地有着独特自然风光与美食文化,比如名扬中外的宣威火腿。宣威火腿有一千多年的制作史,三百多年的成名史,特别是随着旅游开发,宣威火腿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欢迎,但近年来,也面临部分火腿不按传统制作技艺制作、被“冒牌货”以假乱真的问题。

  余红梅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一定要把握好度,权衡好保护与利益关系。

  如今,宣威市从宣威火腿的原料生猪养殖、生产过程流程进行追溯系统建设。“宣威火腿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也正在对整个制作技艺进行培训、学习、把关,只有把非遗制作技艺关口把住,火腿品质才会更好,才能促进旅游业发展。”她告诉记者。(完)

【编辑:罗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