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华侨报:日本史上最差评首相的难堪

2015年05月08日 15: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新华侨报:日本史上最差评首相的难堪
近卫文麿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中新网5月8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8日刊文称,在距离1945年——日本战败之年结束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准确地说是在12月16日清晨,发动日本侵华战争的主要祸首——前首相近卫文麿在即将被捕前的数小时服毒自杀。近卫文麿既不“软弱”,也不是“和平运动家”。他一生三次组阁,亲手造就了日本战争机器,并使其如烈马一样狂奔。

  文章摘编如下:

  当年,46岁的近卫文麿首次出任日本首相时,被称为日本政坛上第一位“最年轻的首相”。此刻,54岁的近卫文麿自杀的时候,又被称为日本政坛自杀者中第一位“最年轻的首相”。两个“第一”,是巧合吗?

  日本学者鸟居民在《近卫文麿“沉默”的死》(草思社出版,2014年)一书中曾高声发问:“他为什么会自杀?是谁导致他走上自杀之路的?”其实,如此蠢问,用不着如此高调发出。

  近卫文麿作为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件”——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在任的日本首相,作为推动签订法西斯轴心国协定——给已经燃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峰火再狠狠泼上一把热油的日本首犯,作为确定发动太平洋战争方案的主谋,即使他不服毒自杀,等待他的也只会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绞刑判决。

  “主动”服毒自杀与“被动”处以绞刑。能够改变的,是近卫文麿对死亡方式的选择!而不能够改变的,是近卫文麿那一身累累的战争罪行。

  童年阴影产生心魔

  回首近卫文麿的政治生涯,在各种关键时分似乎总是缺乏坚定的意志与魄力,想左右兼顾,最后却谁也左右不了;想说话算数,最后却谁也不买账。在另一个战犯东条英机的眼中,近卫文麿就是一个“优柔寡断的精神障碍症患者”。应该说,近卫文麿如此优柔寡断的性格,与他的出身是有关的。

  日本封建时代由近卫家、九条家、鹰司家、一条家和二条家五大家族拱卫天皇轮流执政,被称为“五摄家”。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出任摄政。这其中,近卫家最为显赫,他们要么可以把自家的女儿嫁给天皇,要么可以把天皇的女儿娶回自家。

  1891年10月12日,近卫文麿就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的与皇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贵族之家。他的父亲近卫笃麿是明治时期日本政坛上的大牌人物。对这个近卫家250年来第一个由正妻所生的长子,近卫笃麿真的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看着儿子歪歪扭扭地踉跄学步,近卫笃麿在他身上拴起一条绳子,以防止他跌倒在地。

  必须提及的是,近卫文麿出生8天以后,他的生身母亲衍子就因为患产褥热去世了。随后近卫笃麿接下来闪电般地迎娶了自己的小姨子——贞。可是,贞并没有因为念及姐妹之情就对这个外甥好一点,而是拿出了标准的“后妈”做派。这样,近卫文麿在父亲那里受到宠爱,自然感到“热”的不行;在继母那里受到漠视,自然感到“冷”的不行。

  1904年,41岁的近卫笃麿逝世。正值13岁的近卫文麿虽然继承了爵位,但也深深地感到人生的三大不幸之一——童年丧父。他不得不同时继承了父亲留下的大量欠债。更让他痛苦的是,母亲待自己这个长子远远不如四个弟妹,母爱的阳光总是洒不到他的身上。

  直到成年以后,近卫文麿才知道,自己一直叫“母亲”的人原来并不是生身母亲,而是小姨妈。这一点,近卫文麿和中国大清的光绪皇帝有点相似,得知“老佛爷”不是亲妈而是自己的大姨妈的时候,内心里就滋生出一种强烈的又不得不压抑的叛逆情感,这对其性格也产生了影响。

  虚伪的“不扩大方针”

  成年后,高贵的门第,不断见诸报端的政论文章,使近卫文麿逐渐被人们熟知。他25岁时成为贵族院议员。1931年,成为贵族院副议长。1933年就任贵族院议长,直接进入国家权力中枢。

  1937年1月,由于对华政策招致各方不满,广田弘毅内阁集体“下岗”。在乱哄哄的局面之下,近卫文麿终于等来了登场机会。6月4日,在元老西园寺公望的推荐下,他就任首相。46岁的近卫文麿,一时被称为“青年首相”。

  活该倒霉?近卫文麿上任才1个月零3天,日本军人就挑起了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件”。

  如今,日本许多学者喜欢谈1937年7月9日近卫内阁发表的“不扩大方针”。似乎这项方针可以让近卫文麿逃脱发动侵华战争的责任。这些“公知”总是希望把天皇、首相一个一个地从战争责任中完全剔摘出来,最后把这场战争笼统地归结到“军部”身上,从而淡化侵略战争的罪恶。

  日本学者藤原彰在《日本近现代史》中指出: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引起九•一八事变的柳条沟事变不同,它并不是通过阴谋发动策划发动的事件。这时,日本军还没有对中国发动正式战争的计划。但是,突然发生的事件竟发展成为全面性战争”,近卫文麿是有责任。

  在其位,就不仅是要谋其政,更要负其责。应该看看近卫内阁在8月15日发表的声明,表示要以“惩罚中国军队的暴虐”为目的而采取“断然措施”,并决定派遣陆军大部队。请注意,日本在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和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的时候,都还是拿出了所谓的“理由”,正式进行了“宣战”。而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没有拿出什么“理由”,说辞是“膺惩暴支”,也没有进行“宣战”。

  在我看来,近卫文麿1937年8月15日的声明,就是一个等于宣战布告的声明,是一个悍然扩大侵华战争的行径。当然,近卫文麿做梦都没有想到,整整8年以后,同样是在8月15日这一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无人点赞的“最差评首相”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至1945年初,狂妄的日本军队节节败退,已经无法扭转败局。这种形势下,近卫文麿首先考虑到了天皇与皇室的安全。

  1945年7月12日,昭和天皇任命近卫文麿为前往苏联开展和平交涉的特使,他表态称“我会以身家性命相搏”。但是,角川书店1995年出版的《太平洋战争的败因》中却写道,近卫文麿其实很不赞同这种主张,他认为英国才是最好的交涉对象。不过,天皇下了命令,近卫文麿只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其实,到了这种时候,日本无论找谁,无条件投降都是唯一的结局。1945年12月6日,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发出了逮捕命令:近卫文麿将作为A级战犯嫌疑人接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必须在16日前到巢鸭监狱报到。16日清晨,54岁的近卫文麿自我了断,是死亡时最年轻的日本首相,也是二战日本首相中唯一自杀身亡的。12月21日,近卫文麿被葬在日本禅宗文化中心京都大德寺的“近卫家庙所”。

  近卫文麿生前曾经自评:“我是一个被命运摆布的人,战争前由于软弱而遭军部欺负,战争中被别人斥为和平运动家,战争结束了,我又成为战争罪犯。”

  实际上,近卫文麿既不“软弱”,也不是“和平运动家”。他一生三次组阁,亲手造就了日本战争机器,并使其如烈马一样狂奔。他所谓的“软弱”就是没能代替军部独断专行,他所谓的“和平运动”,无非是杀人不见血。

  2005年,日本文艺春秋社收集上万人评价后编辑出版的《总理大臣得分表》一书中,近卫文麿因“软弱、无责任感”,在历任日本首相中得分倒数第一。对于这样一个难堪的身后评,近卫文麿的人生或许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失败!(蒋丰)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