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中国探讨“时间银行”发展路径 助力“老有所养”

中国探讨“时间银行”发展路径 助力“老有所养”

2019年11月05日 2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王祖敏)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当下,如何让“老有所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倡导互助养老公益志愿服务的“时间银行”也在中国应运而生。

资料图:在养老院生活的老人。<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韩苏原 摄
资料图:在养老院生活的老人。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时间银行”的概念由伦敦经济学院资深研究员、美国人埃德加·卡恩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创立,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可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时间银行”在引入中国后,主要指低龄老人或年轻人为高龄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提供看护、陪伴、助行、助医等生活照料类服务并存储时间,在自己进入老龄后提取兑换,或由政府托底性担保资金向市场购买同类服务。

  上海是中国较早探索“时间银行”的城市。1998年,上海市虹口区提篮桥街道开办了首家“劳务银行”。如今,“时间银行”已在中国多地落地生根,成为中国养老服务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各地对志愿服务者的年龄界定、提取兑换的年龄起点,以及所兑换的时间是仅限于本人还是可服务直系亲属等均有不同规定。

  日前,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志愿与公益分会主办的2019“时间银行”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多位从事“时间银行”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工作者分别从实践调研、实际运营、模式探索等角度,阐述了“时间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志愿与公益事业发展新路径的探索。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时间银行”课题组的调研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时间银行”以全人群互助服务为主,以“低龄老人为高龄服务”为发展方向,呈现出4种管理形态——以“政府主导型”为主,“社会组织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为辅,以“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运营为补充,基本建立起完善的存兑顶层设计,鼓励“非物质性奖励”及“服务换服务”。

  但调研也发现,目前“时间银行”提供的服务以非专业化为主,普及程度不够,不少机构难以真正惠及老年群体。此外,实践层对“时间银行”概念界定模糊、混淆,公众认可度不高、对该机制缺乏信任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称,“时间银行”的创新之处是将时间作为一种新型“货币”用作交换媒介,致力于将互惠性重新纳入公共目的经济和核心经济中,以解决无偿服务和低偿服务中存在的倦怠问题,促使社会项目可持续地良好运行。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教授陈体标则认为,因慈善基金去向清晰、可追溯,服务时间在体系中永远流转,慈善基金使用效率更高、承兑风险可控等因素,基金制“时间银行”与纯粹志愿服务相比更具优势。

  多家志愿服务和养老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则分享了其创建“时间银行”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志愿与公益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陈功教授强调,“时间银行”的发展要考虑到时代的变化,鼓励差异化和因地制宜。同时“时间银行”有自身优势和局限性,公益资产的手段也是促进社会信用和信仰体系建立的途径,如何更好地对“时间银行”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创新,尚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完)

【编辑:刘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