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鲁甸震中渐成现代小城 九成灾民进新家

2015年12月09日 1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图为建成的一排排新房。 中新社发 任东 摄  

  中新社昆明12月9日电 题:鲁甸震区渐成现代小城 九成灾民进新家

  作者 王艳龙

  “终于向那顶帐篷说再见了”!

  云南鲁甸龙头山镇安置居民王云权连日来忙着与妻子收拾新家,种玫瑰、小葱……这位在知天命之年遭遇地震的乌蒙山汉子直呼“过去一年不容易”,现在终于告别了灾民的生活。“家没了,还得跑到小寨镇去搭帐篷,确实艰辛啊!”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造成617人死亡,上百人失踪,100余万人受灾。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让震中龙头山变成一片废墟和沮丧之地。住在甘家寨的王云权放弃昆明打工的生活,回乡重建家园。在今年的12月2日,他的新家终于在龙头山落成。“最为难的是,孩子们回家过年带男女朋友回来,你说一个帐篷让人家怎么住,现在新房落成也能接待他们了,虽然会挤点。”面对着“小洋楼”,王云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与王云权一样住上新房的还有77岁高龄的李兴芬。这位老人在前几天住上了保障性住房。家里沙发、电视、电烤炉齐全,对于有腿疾的她来说,这无疑是最温暖的一个冬天。“这比帐篷里好几百倍,希望孙子们也早日搬新家。”

  李兴芬在去年地震中失去了长子和两个曾孙,不得不住进帐篷。在重建中,政府出资5万元人民币,孙子们出了一些钱,她便告别了帐篷。面对记者造访,老人流泪感谢帮助了她的政府和社会。

  还没搬进新家的八宝村村民欧廷发有空都会到龙头山灰街子看新房的建设进度。“谁不期待早点搬进去啊?”他说自己有空就在工地上打工,与外来建设者一起构筑牢固的新家。

  龙头山镇党委书记李善云介绍,龙头山大部分民房建设已接近尾声,村民正陆续告别帐篷搬进新家。

  地震一年来,记者四进震中龙头山。震后,龙头山残壁断垣,人们眼睛红肿,情绪低落。现在,龙头山镇各安置点人头攒动,栋栋崭新楼房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的小城逐渐显出风貌。民众谈论的是“龙头山速度”和废墟上重生。

  昭通市统计,全市灾区民房重建任务69029户。截至目前,重建户全部开工,竣工67356户,占97.6%,已入住64764户,占93.8%。年底之前,全部灾民将可以搬进新家。

  有身孕的沙坝村回龙湾重建安置点村民杨少梅开起了商店,她等待着安置点集市开市。“盖房贷款有压力,集市开起来,生意好,把款还了,日子就会很好过。”她坦言,虽然政府已帮忙出了很多钱,但地震还是让大多数人背上债务,希望有一个好的经商或就近就业的机会,孩子出生后能过上好日子。

  昭通市委书记范华平此前曾对本社记者表示,昭通将借助国家支持资金,撬动民间资本,带动经济发展,实现“恢复重建完成之时,就是民众脱贫之日”目标。(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