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39个残疾孩子的“妈”:从“爱心小院”到人大会堂

2015年03月13日 1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题:39个残疾孩子的“妈”:从“爱心小院”到“人大会堂”

  中新社记者 陈林

  “我是个农民,没什么文化,面对这么多人讲话,心里紧张。”

  这是2013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高淑珍和中央领导一起在人民大会堂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的一幕。会上,她用夹杂着浓重唐山口音的普通话呼吁,给残疾孩子更多关爱。

  再次忆起首次作为代表参会,她自己先笑了:担心矿泉水要钱一天半没敢喝水,找不到餐厅不好意思问只好跟在其他代表后边……

  此前,这位来自河北农村的妇女,因残疾儿子不能上学而在家办“炕头课堂”、先后免费接收近百名残疾儿童的善举,被评为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并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从那时起,每年春天来北京开会成了她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2014年再次参会时,高淑珍自言“比第一年的忐忑从容了点儿,但并不适应”。小组讨论时,她偶尔会参与发言。“我开始留意以前不过心的大事儿了,也知道‘民生’是老百姓的事。”

  生活上,一直在家习惯睡大炕的她睡宾馆软床时失眠少了,来开会也不再穿棉鞋,会后称“没像去年那样瘦3斤”。

  2015年两会上,高淑珍在分组审议时含泪呼吁政府加大对身体残疾智商正常孩子的关注、出台更多上学就业政策。现场代表鼓掌支持。

  她说,作为人大代表愿为残疾人做代言,来前“问了很多学校,打听了很多地方”。

  从儿子4岁患类风湿起,“残疾”成为高淑珍这位母亲心中多年无法释怀的心结。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她,从不参加亲戚孩子的婚礼。

  “为避免孩子再吃我一样没文化的亏”,高淑珍在炕头办起课堂,由电大毕业的女儿教弟弟。“说良心话,我是为让孩子有伴,学习上能竞争,才让残疾孩子和他一起学。”说起创办初衷,朴实的高淑珍坦言自己没有报道那么好,家里很穷,很多孩子免费吃住压力很大,“没想到人越来越多”。

  从1999年办课堂至今,爱心小院先后收教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向他们收过一分钱。为了都能吃饱,在承包20多亩水田之余,她会批发一些日用品骑车到几十里外的集上卖。“哪天多赚十块二十块,就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

  “我儿子有残疾,再拉扯一院这样孩子,走哪儿都‘矬’半截,所以躲着村里人。”“出名”前十多年,小院大门总会紧闭,有记者前去,她也满脸不情愿。“村里都怕笑话,还给我整到报纸电视上,太磕碜了。”

  如今,她和很多采访过她的记者成了朋友,连开会时的衣服也是记者相送。面对媒体,她讲“爱心小院”少了,更愿多说些残疾人遭遇上学、就业困难的实例,希望借助媒体呼吁。“媒体力量太大了,那么多年我苦撑着,你们报道后,孩子们生活有太大的改善。”

  会场外,高淑珍心里一直牵挂着家里39个叫她“妈”的残疾孩子。女儿或志愿者天天都会打电话报平安,但她依然放心不下。早上4点就起床了,“在家这个点该给孩子们做饭了”。

  再听政府工作报告,她会用笔在报告上一行行“追”着走,每当总理讲到民生、提到弱势群体时,就直接划下来。“三年了,我渐渐听出了头绪,现在只有预算不太明白。”

  高淑珍说,当代表后每次回村都有很多人来串门,问有什么精神,会上领导说什么。也开始有群众向她反映问题,但她认为个人小事不能带到会上,“得有代表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采访中,不时会有“调研”、“共商国是”等词语从这位农妇口中说出,这是前几年采访中不曾见到的。

  多年来,谈及孩子不容易时她多会落泪,说只有父母才最了解孩子到底有多痛苦。如今说到痛心处,高淑珍依旧会落泪,但开始关心“社会上还有多少一样的孩子,他们以后怎么办?”(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