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交大研发智能语音技术让人机无障碍交流

2015年05月20日 21: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上海5月20日电(记者 许婧)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博导、上海交大-思必驰智能语音技术联合实验室负责人俞凯20日表示,实验室经过研究,已突破传统的语音识别功能,这种具有适应和思考能力的人机口语对话系统,是一个人性化,会学习,能纠错的“语音机器人”。

  一直以来,让机器能够具有人性化的语音交互能力都是人工智能研究中的重难点。俞凯认为,传统语音识别只是解决特定环境下的语音到文字转换,这是模拟耳朵的感知功能;而更关键的是解决完整的口语人机交互问题,这是模拟人脑的全套认知功能。两者结合,会使得机器可以适应更多的环境和口音,具有进化调整的能力,从“能听会说”变成“会听能做”:即听得懂说的,懂得听什么,听不清楚了能问,搞错了能纠正,最终能成功完成用户的任务。

  俞凯团队研发的认知型人机对话系统技术,将机械式的语音识别推广到智能人机对话,使得人们在车载、家居等各种真实的复杂场景中,可以顺畅自由的使用语音,随时随地与能够理解自然语言的智能交互机器人进行对话交流,完成任务。

  俞凯谈到,虽然近年蓬勃发展的深度学习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语音识别的识别率提升,但仍无法达不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尤其是在复杂环境和自由使用的时候,更显得差强人意。而上海交大智能语音实验室研发的语音识别自适应技术,可以随着说话人口音和噪声环境的变化,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模型进行识别,显著提升准确率。

  此外,自适应技术使得机器有了自动学习能力,随着在特定环境和说话人数据的积累,说得越多,学得越多,识别越精准。

  上海交通大学-思必驰智能语音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实验室负责人是毕业于剑桥大学的语音博士俞凯。俞凯带领团队长期坚持不懈地研究人工智能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涉及语音识别、合成、理解、对话、声纹、口语评估等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的各个领域。目前,实验室在智能语音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领先的技术成果。

  在真实工程系统上,上海交大与思必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发布了人性化的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平台:对话工场。并在此平台下,以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正在快速完成人性化的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从学术研究到商业运作的转变,进入民用市场,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语音机器人”,引领人机口语交互的“人工智能”潮流。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