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冯骥才文学作品四十年“1977—2017”版本展在津启幕

2017年12月03日 19: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天津12月3日电 (记者 张道正)冯骥才先生文学作品四十年“1977—2017”版本展12月3日下午在天津水香洲书院启幕。

  图为冯骥才签售新书时与读者交流。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道正 摄

图为冯骥才签售新书时与读者交流。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冯骥才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以伤痕文学登上文坛,开拓了“文化反思小说”道路,并竖起“津味小说”的大旗,《神鞭》《三寸金莲》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挑山工》《珍珠鸟》等散文名篇入选中小学课本,影响几代人。

  从1977年发表处女作《义和拳》,冯骥才的文学道路已走过四十年。此次展览共展出其部分文学作品版本、手稿、剧本、期刊、杂志、年画、海报、连环画、签名照片、采访稿件、出版建议稿等近300余件,部分展品为首次与读者见面。

  冯骥才在展览现场饶有兴致地仔细观看了一遍,有些小展品还引起他的兴趣。有工作人员介绍一件展品时称“这是您创作时使用过的笔”,冯骥才风趣地问:“我怎么不知道,谁保留下来的?!”引起满场大笑。

  当日,冯骥才进行了《俗世奇人》《意大利读画记》《凌汛》《无路可逃》《激流中》《炼狱·天堂》等最新力作的签字售书活动,各个年龄段的读者怀抱冯骥才著作排起长队。

  “四十年过去了,读者依然如此,说明天津这块土地是生我养我的土地。”冯骥才感慨地说,“作为人民作家,我只有创作出更好的纪录和反映时代的作品,才能与人民心连心。”(完)

【编辑:李霈韵】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