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裕固族特色村寨落成 民族“活宝”倾其所有圆梦

2016年05月31日 09: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图为裕固族用传统方式打酥油。 杨艳敏 摄  

  中新社兰州5月31日电 题:裕固族特色村寨落成 民族“活宝”倾其所有圆梦

  中新社记者 南如卓玛

  56岁裕固族老人柯璀玲(裕固族名:斯尔吉)的梦想近日实现了:“复活”裕固族村寨、四十多年来“淘”来的千余件民族文物入驻私人博物馆,迎来海内外游客。

  裕固族约有1.3万人,是中国典型的“少小民族”。肃南是中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然而,裕固族诸多民俗文化濒临失传。

  柯璀玲14岁开始痴迷于搜集、整理裕固族“老旧物”,家里堆积着大大小小的箱子,实在没地方放,就寄放在亲戚家。亲朋好友都烦了,就托运到牧区存放。

  “大家都叫我‘捡破烂的’,从最初的几毛钱(人民币),最贵的几千元,现在价更高,有要好几万的。”29日,柯璀玲穿着裕固族服饰,在她的私人博物馆里迎客,反复讲述每一个旧文物的由来,及背后的故事。

  三十年前,为了收藏这些民族文物,柯璀玲被人嘲笑“赊账王”。“有的人撕破脸上门讨债,我哭也哭了、穷也穷过、忍饥挨饿也有过,但一听说哪里有裕固族文物,我擦干眼泪又去了。”她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回忆。

  如今,柯璀玲“全家总动员”,做婚纱摄影的儿子、缝制盘花的儿媳、做皮雕的女儿、做刺绣的侄女都是大学毕业后回乡帮她“复活”裕固族村寨,还给裕固族孩子教母语。

  近年来,柯璀玲和家人完成了裕固族“衣食住行”的流程记录,将传统手工技术、原料、程序等一步步写下来。

  “过去,我做这个事情是孤独的,是穷困潦倒的,而现在是充满信心的。”柯璀玲说,近年来,当地政府斥资抢救,民间自发保护,更多的人参与这项事业,“有些老人,家里有东西了就会给我送过来,不要钱,让我珍藏在这里传承和保护,他们放心。”

  2014年,当地为柯璀玲划拨了2万平方米的用地并配套基础设施,建裕固族村寨,水电费都免。村内划分游牧民族生活展示区、非遗手工技艺传承区、裕固族传统饮食传承展示区、游牧生产体验区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体验区五个片区。

  “裕固族人这么少,本民族文化仅靠口耳相传至今,实属不易。柯璀玲倾其一生传承民族文化,令人敬佩。”肃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安秀梅表示,该县将特色裕固族村寨打造成全域旅游中的重点景区。同时,鼓励“双语教育”入幼儿园、中小学,以传承裕固族语言。

  为了做好这一体验式传承的“活态博物馆”,柯璀玲贷款300多万元人民币。“文物一件不卖,我的孩子对其也只是经营权,没有出售、转让权。”她对这项事业很坚定。

  被“复活”的裕固族村寨不收门票。目前,柯璀玲和家人尝试设计服装、裕固族瓷娃娃、挂毯、刺绣等旅游商品。“有些东西可以开发,我们要创新,有些东西必须坚守,不可开发,像皮雕技术。”她说。

  5月28日,裕固族特色村寨正式落成运营。“柯奶奶带着裕固族民族饰品和文物去过香港、台湾、深圳,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我们、重视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们都愿意支持她。”一位在村寨内展示裕固族传统擀毡技艺的裕固族女孩说。

  肃南县裕固族文化研究室主任安玉冰表示,裕固族早前使用文字,如今失传,而语言、传统民俗、习俗等正逐渐消亡,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像柯璀玲这样的老人,就是裕固族的宝”。(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