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青海:“田保姆”履职,让农民有闲有钱有收成

青海:“田保姆”履职,让农民有闲有钱有收成

2021年09月22日 14:48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青海:“田保姆”履职,让农民有闲有钱有收成
    图为小麦收割。 保倩倩  摄

  中新网西宁9月22日电 题:青海:“田保姆”履职,让农民有闲有钱有收成

  作者 保倩倩 张添福

  “面朝黄土背朝天,朝朝暮暮不得闲”——这曾经形象描述了中国农民在地里耕作时的辛劳。

  如今,在青海高原一些地区,“田保姆”已正式上岗——农户劳作负担大大减轻,收成又有保障。大家伙在最辛苦的秋收季,乐开了花。

  所谓“田保姆”,即“土地托管”模式,农民把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的土地托管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或种植大户,由其代为耕种管理。

图为收割机收割小麦。 保倩倩  摄
图为收割机收割小麦。 保倩倩  摄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拉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生云便是一位“田保姆”。这几天,他每天守在地里,为托管了耕地的村民们操心地里的收成。

  为什么要做“田保姆”?

  “首先,我是一名党员,想用自己的行动为乡亲们做点事;二来,现在大家都忙着出去打工,村里一些地荒了,我自己也是种地的人,我看着心疼,所以就想着可以做这个。”罗生云道出其中的原委。

  今年,罗生云所在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拦隆口、上五庄、多巴等地共托管了3000亩土地,分别种植小麦、蚕豆、马铃薯等作物,一年的辛勤付出,合作社为托管户种出了丰收年,增强了农户们的托管信心。

图为收割机收割小麦。 保倩倩  摄
图为收割机收割小麦。 保倩倩  摄

  钱生明是湟中区拦隆口镇民族村的村民,以前只有在农闲时才能外出打工,但“朝朝暮暮不得闲”的农闲时间有限,只能找些零工干,日子过得很紧张。

  而今年,钱生明以每亩地150元的价格把部分耕地托管出去。

  “合作社给我打电话,说麦子黄了,已经收好了,让我来拉,”钱生明说,“合作社把我的庄稼操心得好,粮食产量也高!我一共有20多亩地,明年我要全部托管,然后安安心心出去打工,多挣点钱!”

  据中新网记者了解,今年,湟中区土地托管项目面积共计3万亩,共有14家合作社为8000余户农户提供服务。

  耕种、除草、施肥、喷药、割田、打碾……马长禄对当地一年四季的农耕流程熟稔于心。

  “耕种前,用人拉粪便做肥料,八九月收了田,用架子车拉麦捆,到打碾场摞起来,才开始打碾。”马长禄说,“用镰刀割麦子快不到哪里去,遇上雨水多的年份,不能及时收割,粮食都能长出芽。”

  而今,种田不用牲畜,收田不用镰刀,旋播一体机、无人机、联合收割机、打捆机轮番上阵……马长禄说,收割机同时工作,几百亩小麦,几天就能收完。

  苏生福也是“田保姆”。他经营的湟中区金薯源马铃薯营销合作社,今年为周边六个村的5000亩农田提供土地托管服务。

  苏生福介绍:“从年初到现在,耕、种、防、收几个环节,已投入100余台次的机械。为了抢收农户的小麦、油菜,合作社提前购买农机具,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在装备和服务上的优势,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问题,让农民愿意种地。”

  享受“田保姆”服务的村民侯文玉拿到已经收好的粮食,高兴地说:“现在的政策好,我们庄稼人轻松,儿子们在外打工,我的十五六亩麦子一个人就可以拿到家里了。”

  西宁市湟中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田保姆”让土地进了“托儿所”,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现实问题,实现了“我在家种田,你外出挣钱”的双赢目标,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真正让农民有闲有钱有收成。(完)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