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邮储银行:运用专项再贷款“输血”抗疫企业复工增产

邮储银行:运用专项再贷款“输血”抗疫企业复工增产

2020年04月08日 14:35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4月8日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积极落实专项再贷款政策,及时“输血”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截至3月末,邮储银行已向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发放贷款超500亿元,其中为536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发放专项再贷款65亿元,有力支持了其及时复工和增产增供。

  第一时间对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人民银行发放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后,邮储银行第一时间向全行相关条线传导,建立全行快速推进抗疫企业信贷投放工作机制,实现前、中、后台快速响应,总、分、支行高效联动,公司金融部、小企业金融部、三农金融事业部等部门按照分工推进信贷工作。同时,邮储银行实时关注名单更新情况,以便第一时间对接相关企业。

  湖北省武汉市九州天润中药产业有限公司从事中药采购、生产及分销,是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疫情发生后,该公司第一时间复工并扩大产能,急需资金用于中药材原辅料的采购、生产。邮储银行湖北省武汉市分行与企业对接后,省分行、市分行加强联动,快速完成资料收集、报告撰写、贷款审批、合同签署、放款等环节,为企业发放贷款2110万元。

  邮储银行对抗疫企业的支持,快速在全国铺开。在福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上市企业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响应政府号召,及时复工复产,配送产品至社区商超以满足居民食品采购需求。在主动走访企业了解到其融资需求后,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第一时间成立由省分行公司业务部、授信管理部以及福州市分行组成的项目组,开辟绿色通道,迅速完成贷款审查审批流程,为企业发放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助力企业高效复工复产。

  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查审批效率

  面对疫情,邮储银行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在坚持“合理授信、适度授信、自担风险、自主决策”的基础上,提升审批效率和质量。

  邮储银行针对抗疫企业信贷审查审批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增加了分行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的授用信审批授权和定价审批授权;开辟绿色通道,总分行对受理的抗疫企业项目,安排人员随时待命,加快审查审批流程;对抗疫重点企业,审查提前介入,通过平行作业提高审批效率。

  此外,邮储银行出台相关政策,对于疫情期间不具备现场作业条件的分支机构,可通过主动授信、视频受理、远程面签、非现场贷后检查等措施落实授信尽职要求,在确保贷款资金真实用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简化授用信和放款审核流程,建立应急放款审核模式。

  通过一系列举措,邮储银行大幅提高授用信审批效率,有效形成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信贷需求快速响应的保障机制。

  在北京,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为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放优惠贷款3.92亿元,支持企业做好紧缺医药物资的采购和储备工作。在了解到该公司有资金需求后,北京分行第一时间与其对接,迅速完成了新客户额度授信工作,实现了快速放款,高效服务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

  在黑龙江,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开辟专项再贷款绿色通道,提高效率,快速放贷,以保障抗疫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其中,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大庆市分行通过网络视频审贷会这一线上形式,在24小时内完成对当地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企业——黑龙江鼎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小企业贷款的授信和放款。

  提供利率优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为切实落实专项再贷款政策,邮储银行将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优惠贷款价格审批全部授权至一级分行,明确对贷款利率严格执行专项再贷款定价政策,并给予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感谢邮储银行这么快就给我们发放贷款,还给予了利率优惠,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广东省茂名扬翔饲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该公司主要生产猪饲料,是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因需加大饲料生产以满足养殖户需求,企业面临资金缺口,邮储银行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支行了解到相关情况后,迅速对接,为企业发放了1500万元的小企业贷款。

  在山东,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根据全国、全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安排市分行对辖内企业逐户开展对接,“一户一策”设计金融服务方案,落实专属客户经理全程服务、专人予以督导,将专项再贷款政策用足、用好。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疫情发生后,为满足防疫需要,该企业临时调整生产医用酒精,急需资金支持。邮储银行山东省滨州市分行迅速行动,以优惠利率向企业发放小企业贷款2000万元,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并为其节约了融资成本。

【编辑:于晓】

产经频道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