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体育广角镜】我为足球狂:野球江湖中的娘子军

2019年06月17日 20: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水军女足部分成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水军女足”部分成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17日电(邢蕊)每周二晚上,紧挨北京地坛公园的先锋体育场里都会聚集一批爱踢球的姑娘,王一妃和她的球友们会准时来到这里,踢上两个小时的“野球”。万里之外的法国,女足世界杯激战正酣;而这片草坪上,她们也在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和热爱,上演着属于她们的“世界杯”。

  这里的姑娘们来自五湖四海,从事各行各业,年龄跨度“大过银河系”,踢球水平参差不齐,其中还有不少足球“小白”。事实上,这确实是一支想要踢快乐足球的“佛系”草根球队,她们还有一个略显搞怪的名字——“水军女足”,而王一妃正是这支队伍的创始人之一。

  说起自己的球队,王一妃和记者侃侃而谈。水军女足创建于2011年,当时有人在豆瓣发帖约球,十来个爱踢球的姑娘通过网络走到了一起,王一妃在朋友的介绍下也加入其中。“那个时候我已经三年没踢球了,”她这样回忆到。

  其实上大学以前,王一妃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踢过足球,但奔跑一直是她的爱好。小时候放学回家,书包一扔,换上球鞋,王一妃就约着小伙伴们一起赛跑,她曾跑赢一群男孩子。大学校园里,王一妃邂逅了足球,她加入校园女足社团,还曾经担任过一段时间的队长。

水军女足创始人王一妃。受访者供图
“水军女足”创始人王一妃。受访者供图

  但是步入社会,踢球的爱好就会变得“奢侈”,大学时候的队友分散在全国各地,踢球的女生又像大熊猫一样稀少,直到王一妃遇到和她同样热爱足球的人,才又点燃了她在绿茵场上奔跑的愿望。

  约球的次数多了,大家就合计着组建一支球队。一次酒足饭饱之后,一群人开始了起队名的头脑风暴,经过“激烈而严肃”地讨论,“水军女足”这个名字得到了一致认可。王一妃解释说:“这个名字代表着我们技术虽然水,但是态度绝对认真之意,”所以她们还有句“水军不水”的口号。

  成立八年时间,王一妃和队友们一直努力让球队走向正规化。训练不仅设置打卡制度,每周还有专业教练指导。当然,草根队伍付不起高额的教练费,现有的三名教练都是在业余时间“义务劳动”。

水军女足教练之一:窦伟。邢蕊 摄
水军女足教练之一:窦伟。邢蕊 摄

  当记者来到场边时,正是窦教练带领队员们训练。在他看来:“给女孩当教练需要更多专业性,有的人零基础,有的人体校毕业,教练很难当。”况且,他要教的还是身体已经定型的成年人,不过这也意味着他的球员已经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对战术理解会更加深入。

  事实上,姑娘们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由于业余女足联赛奇缺,姑娘们刚开始的时候只能和男足踢比赛,王一妃觉得这对于球队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去年一次邀请赛,她们还上演过巾帼不让须眉的好戏。当时参赛球队有8支,她们是仅有的2支女队之一。首战淘汰掉姐妹球队后,她们开始与男足交锋。

  “他们没让我们,都踢得很猛,”这是王一妃这些年来印象最为深刻的比赛之一。在体能和技术更胜一筹的汉子中间,水军女足一口气将三支男队斩落马下,赢得冠军。虽然比赛规则的设置对女队有所倾斜,但是那次捧杯也让王一妃认识到:“我们可以踢赢纸面实力比我们强的队伍。”

训练场上的林雪妃。邢蕊 摄
训练场上的林雪妃。邢蕊 摄

  在队员林雪菲的眼里,那次取胜似乎有依靠性别优势的嫌疑,并不能彰显她们真正的实力。她最难忘的一场比赛,是对阵几乎全是专业球员的另一支女足:王者队。“赛前都觉得不可能赢,因为差距太明显,”林雪菲说道。上半场,水军确实被对手压着打,但是依靠顽强的防守和关键时刻的反击,水军女足3:2力克对手。

  在这场喜人的胜利中,林雪菲上演了梅开二度,说到那次进球,她显得尤为兴奋:“就是进100个,也抵不上那一次。”而她为自己的球队打进的球,其实远远不止100个。

  “踢了100多场比赛,进了300多个球吧,”林雪菲淡定地总结了一下她的战绩。与她相比,队友昳姐似乎就没那么“幸运”,同样是前锋,昳姐至今还未收获处女球。

“水军女足”球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水军女足”球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这群女孩并不以成败论英雄,比起胜利她们更在乎踢球带来的乐趣。今年49岁的昳姐已经跟队友们踢了五年球,她曾经是高中校队的一员,不过上大学后由于学校没有女足队,昳姐的爱好就搁浅了。直到儿子上了大学,她才出动、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时隔二十几年再次捡起足球,对一个中年阿姨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首先要克服的就是体能问题。刚开始昳姐只能上场踢十分钟,回家后还伴随着腿疼的并发症。“我想着能踢一次是一次吧,肯定一次比一次好,”抱着这样的心态,昳姐现在几乎能打满全场。

  踢球并发症也从“腰酸背痛”变成了“面色红润”,在昳姐心里,足球变成了最好的美容药。而德国姑娘义莉的经历则证明了足球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伊琍(左)参加入队仪式。邢蕊 摄
义莉(右)参加入队仪式。邢蕊 摄

  21岁的义莉来自德国,现在在北京大学学习中文。她加入球队的时间不长,但却展示出了惊人的融入能力。在中国仅待了半年的她在训练场上完全可以听懂教练的安排,“我的听力比口语要好,”义莉磕磕巴巴的告诉记者。

  明年3月份,义莉就要回国,但是“水军女足”的大门依旧向所有人敞开。比起刚成立时的默默无闻,这支队伍现在在草根足球圈内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王一妃说:“2014年以前,我们都在做一件事,就是希望更多热爱踢球的妹子可以找到我们。但是现在,我们希望可以出现更多的女足队伍,这样我们就不用和男生踢球了。”(完)

【编辑:李玉素】

>体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