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台湾小伙在杭州开8家餐馆:“大陆让我敢于梦想”

台湾小伙在杭州开8家餐馆:“大陆让我敢于梦想”

2020年12月15日 2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台湾小伙在杭州开8家餐馆:“大陆让我敢于梦想”
    郑智荣在杭州分享创业经历。受访者 供图

  中新网杭州12月15日电(郭其钰)出身于武术世家的台湾小伙郑智荣从小练就了一身本领,6年前他来到杭州创业,创立“巴适金汤”餐饮品牌,如今已开了8家餐馆。同时他还牵线杭台两地,引入台湾先进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帮助多家杭州本地餐饮企业进行整体提升。

  “在这里只要有想法、落实于完善的策划案与商业模式,就会得到很多支持与帮助。”郑智荣表示,在大陆创业6年,他看到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商业环境更加友好,以及大陆对于新事物的包容与接纳。“大陆的开放与包容让我们年轻人有更多试错机会,更加敢于梦想。”

  “当时心想:就是这里了”

  1990年,郑智荣出生于台湾。家人世代习武,并在台北、屏东等地开设了多家武学馆。从小,郑智荣便练就了一身本事,他半开玩笑说:“幸好我是家里7个兄弟姐妹里最小的,父亲‘放了一马’,否则也没机会来大陆创业了。”

  郑智荣爱旅游,来杭州前,他已经把北京、上海、福建、四川、湖北、新疆等地玩了个遍。走得多了,他真切感受到了这里的蓬勃朝气,希望能够扎根下来创业。

  “2014年,我来到了杭州创业,当时心想:就是这里了。”郑智荣告诉记者。

  在郑智荣看来,杭州与台湾气质相近,风景优美,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最让他着迷的是杭州的活力:“鼓励创业创新,能够包容试错,给了年轻人足够的机会和舞台。”

  为此,郑智荣在杭州自创了餐饮品牌“巴适金汤”。他解释,“巴适”源于四川话,意为“舒服、惬意”;而“金汤”则来自广东、闽南等地区,意思是“上等高汤”。两者结合,既是之前他在大陆旅游时的感悟,又说明了品牌方向,既有川菜的酸辣滋味,又具备粤闽菜系的滋补养生特性。

  郑智荣说,之所以开辟这种类型的创意菜,也源于他对杭州这座城市的理解。“这里的年轻人来自天南海北,他们爱吃重口味食物,却担心自己的健康,所以我希望能对此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希望提升杭州餐饮的整体效率”

  尽管开出第一家店时惴惴不安,但市场的反响很快打消了郑智荣的顾虑。营养均衡、不浇油、一锅一锅烧……“巴适金汤”很快火了起来。

  针对白领工作忙、没时间下楼吃午饭,郑智荣将“餐饮外送”作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并对传统制作、配送模式进行调整,“一定要做出既新鲜、又好吃的餐品。”如今,“巴适金汤”已在杭州开出8家门店。

  在自创品牌成功的同时,郑智荣开始了管理和服务的输出。他说:“台湾餐饮和杭州餐饮各有优势,我想做的就是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把餐饮的整体效率提升上去。”

  针对杭州多家餐饮企业,郑智荣和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管理革新,形成了一整套标准流程。他介绍,比如过去本地餐饮企业对于后厨的管理比较松散,不利于品质把控。新建立的标准流程可以细微到厨师“第几分钟该做什么”“加几克糖、加几克盐”等,菜品质量迅速提高。

  随着业务不断增多,近十位来自台湾的小伙伴加入了郑智荣的创业团队。“未来我们还计划走出杭州,让更多地方的更多餐馆办得更好。”郑智荣说。

  “希望更多家乡人来创业”

  六年创业,郑智荣对杭州逐渐从陌生到熟悉。如今,他会随口说出一句杭州话,还结交了很多本地朋友。“我发现杭州小伙伴的思维能力特别强,尤其是在商业模式和运营方面金点子不断,给了我很多启发。”

  同样令郑智荣深有体会的,还有这座城市的“温度”。刚来杭州创业时,他人生地不熟,光注册公司就走了很多弯路。“关键时候,浙江省、杭州市台办工作人员伸出了援手,他们不仅电话指导,甚至亲自带我跑,尽心尽力地帮助我。”

  郑智荣告诉记者,在大陆的这几年还感受到了很多生活上的暖心变化。“几年前,我们台胞买火车票还必须跑到人工窗口,遇到高峰期要排很久的队。”他说,随着台胞“同等待遇”和科技便民的不断深入实施,去年10月他拿到了台胞居住证,在杭州生活越来越方便。

  如今,郑智荣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杭州度过。他希望更多台湾人来杭州生活和创业,两岸交流越来越紧密。(完)

【编辑:孔庆玲】

台湾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