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走进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泉州,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

走进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泉州,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

2021年07月25日 1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走进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泉州,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
    图为7月8日拍摄的福建泉州真武庙。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中新社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当宋代诗人李邴站在泉州港边,看到海上浩浩荡荡的各国商船满载货物进出港,不禁提笔写下“涨海声中万国商”——他的这首《咏宋代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由是流传至今,让今人得以想象斯时盛况。

7月9日,航拍泉州开元寺东西塔。蒋启明 摄
7月9日,航拍泉州开元寺东西塔。蒋启明 摄

  作为中国最新的第56项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将不仅向中国人,更要向全世界讲述这一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故事。

图为7月9日,福建泉州,参观者在天后宫参观游览。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蒋启明 摄
图为7月9日,福建泉州,参观者在天后宫参观游览。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傅晶,是泉州申遗文本的团队负责人。她认为,一套适用并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是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港口运行与发展的关键保障。10世纪到14世纪泉州海外贸易的长期繁荣,正得益于其特有的制度体系——以市舶司为代表的官方制度,和以海神崇拜为代表的民间规约。

  设置于1087年的泉州市舶司,是宋元国家政权在泉州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其设置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对宋元泉州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以及海洋贸易各参与方的共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作为本次申遗新增的遗产点,2020年刚考古发掘出来的泉州市舶司遗址,也是中国目前所仅见的古海关遗址。

图为7月9日,福建泉州,记者拍摄的德济门遗址。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蒋启明 摄
图为7月9日,福建泉州,记者拍摄的德济门遗址。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市舶司的运行,使得泉州与海外贸易市场形成了稳定的关系,中西方交流由经贸延伸到文化、社会、宗教方方面面。泉州港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出口的大宗货物有丝绸绢缎、瓷器、茶叶、铜铁制品等;进口货物有各色香料、胡椒、宝石、珍珠、象牙、犀角等。而泉州港的繁盛最直接体现在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上,据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南宋绍兴末,泉州市舶司的岁收入每年大约在百万缗(一缗等于一千钱)上下,约占南宋全部财政收入的近五十分之一。

  而修造于控扼晋江入海口的真武庙,一块明代“吞海”石碑彰显了古人行船势可吞海的宏大气概。这里是泉州官员祭海的场所,为祈求商舶往返平安,宋时的郡守将真武庙作为望祭海神胜地,每年两次率军政要员到此举行祭海仪式,祈求真武大帝庇佑——端午前后的“回舶祭海”,秋冬的“遣舶祭海”皆为当时国家常典。由是,真武庙见证了泉州港繁荣时期中国沿海独特的海神崇拜与海洋观。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在真武大帝佛座正面发现了一方“承信郞”石刻。文献记载宋代对招徕外国商人作出巨大经济贡献的人员,授予“承信郎”,足见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鼓励和支持。

  真武庙文物保护所负责人张章明介绍,因年代较久,这方石刻右边的四个字可看出前三个字:“承信郞”,最后一个字已风化得看不清了,左边四个字为“光觉奉舍”,经考证,“承信郎”是南宋武官的官阶,而“光觉”则是这个承信郞的名字,“奉舍”即捐建的意思。这方石刻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真武庙至少是南宋之前建造的。

  同样是官方仪典,真武庙祭海神,九日山则是祈风。

  九日山文管所主任何春燕为记者复原了宋代的隆重现场:官员敬设祭坛,陈列猪、羊、酒等祭品,然后上香,奉迎神曲,并宣读《祈风文》。典礼完成后登山,将祈风经过简略镌刻于山中岩壁间,由此形成九日山祈风石刻。南宋太守真德秀曾作《祈风文》有云:“舳舻安行,顺风扬帆,一日千里,毕至而无梗焉,是则吏与民之大愿也。”

  九日山祈风石刻就是一组记载了宋代在泉州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的国家专员、地方官以及皇室成员等为海外贸易商舶举行祈风仪式的摩崖石刻;现存宋代以来的石刻共78方,其中涉及宋代航海祈风的石刻共计10方,这些绝无仅有的瑰宝,记载了1174年至1266年间的官方祈风盛典,是世界仅存的为往来商舶祈求顺风和平安的文字记录。

  九日山上,祈风仪式的祭拜对象是泉州地区第一代海神“通远王”。真武庙是10世纪到14世纪泉州官方祭祀海神的场所,供奉的是泉州地区的第二代海神“真武大帝”。天后宫供奉的是泉州地区第三代海神“妈祖”。这三处遗产点共同展现出古代泉州地区悠久的航海传统和海神信仰体系,并和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共同体现了国家力量对海洋贸易的倡导和管控。

  10世纪到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迎来一个异彩纷呈的繁荣期,被学者们称为“首个世界体系”。这其中,泉州以“刺桐”之名崛起,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

  在游记里,马可·波罗惊叹:“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完)

【编辑:王祎】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