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访湖南浏阳红军大家庭:10人参军5人为烈士

访湖南浏阳红军大家庭:10人参军5人为烈士

2021年06月11日 18:53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访湖南浏阳红军大家庭:10人参军5人为烈士
    王和生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王昊昊 摄

  中新网浏阳6月11日电 题:访湖南浏阳红军大家庭:10人参军5人成烈士

  作者 王昊昊 关紫文

  湖南浏阳有一个罕见的红军大家庭,有王和生、陈昭清、王云祥(又名王二成)、李绍玉(又名李少二)、朱素芬、王云禧(又名王六成)、周小梅、王云连、佘礼贤、王云绪共10名红军,其中王和生、陈昭清、李绍玉、朱素芬和周小梅为烈士。

王正益向记者展示先辈的烈士证。 王昊昊 摄
王正益向记者展示先辈的烈士证。 王昊昊 摄

  近日,中新网记者来到浏阳市官渡镇南岳村,通过这个红军大家庭的后代,重温这些革命烈士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记载在《中华著名烈士》上的王和生烈士生平事迹。 王昊昊 摄
记载在《中华著名烈士》上的王和生烈士生平事迹。 王昊昊 摄

  见到王正益时,他正在家门前的菜地里除草施肥。“王和生是我的曾祖父。”放下农活,65岁的王正益讲起先祖的革命故事。

  由民政部编写、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华著名烈士》丛书显示,王和生1885年7月3日生于彼时的浏阳县官渡区官渡乡金塘村。他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长大后与胞兄合伙做生意,阅历丰富,秉性谦和,颇受邻里敬重。他虽为生意人,但十分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与进步人士的频频交往中,王和生的思想得到飞跃、升华。1926年,经张启龙介绍,王和生加入中国共产党。

官渡镇革命烈士公墓。 王昊昊 摄
官渡镇革命烈士公墓。 王昊昊 摄

  1926年秋,王和生在浏阳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后被选为达浒乡农协委员长。不久,他又任国民党达浒区党部自治委员会主任。长沙发生马日事变后,他于1927年7月率本区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队编入浏阳工农义勇军,后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他担任第三团党代表,率部参加了秋收起义。攻克浏阳白沙、东门后,他因患疟疾,离开部队养病。病愈后加入浏东游击队,后随队编入红五军二纵队,担任五大队二中队、四大队党代表等职。

  “我关于曾祖父的记忆大多来自父辈,只知道他是在湖南平江黄金洞牺牲了,牺牲的时候是湖南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我的祖父王云禧是老红军,评了荣誉军人。”王正益说。

  记者从王正益拿出的三份1984年由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看到,王和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于1934年5月在平江县黄金洞作战时壮烈牺牲,时年49岁;其妻陈昭清同年在黄金洞被杀害,时年49岁。王和生二儿子王云禧之妻周小梅1934年在平江县长寿街被杀害,时年21岁。“另外两份烈士证被相关部门保存了。”王正益说。

  据记载,1931年秋,王和生调任红三军团后方委员会主任。因战事吃紧,人员不齐,他被湘鄂赣苏维埃政府任命为省政府总务科长,旋又改任苏维埃政府第一转运局局长。他到任后,即率转运局干部进驻江西万载黄茅以西的王家埠。为缓解苏维埃区物资供应的困难,他凭着坚韧的毅力,无畏的胆略和早年经商的经验,在苏区和白区间做起了易货贸易,将苏区的夏布、各类纸张、鞭炮等土特产收购起来,运到白区换回煤油、食盐、中西药材等物资。

  后来,转运局遭到敌军的多次袭击,损失严重,被迫撤销,王和生调任湖南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副部长。1934年春,财政部长牺牲后,他接任部长职务。这年8月,湘鄂赣省政府驻地黄金洞遭到敌军的大举进攻。

  “先祖都很勤奋,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作为红军大家庭的后代,我们非常自豪,也在积极继承他们的遗志,遵纪守法,既把家庭搞好,又把孩子教育好,争取让他们成为有用之才。我的父亲生前就鼓励我让孩子长大后去参军报效祖国,为祖国争光。”王正益表示,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报名参军时因体检视力不达标未如愿,二儿子王劲松曾当了五年兵。

  “我的曾祖父王云禧曾经常跟我们讲他身上的枪伤是怎么来的,所以我们从小就播下了对革命事业的向往,长大后我也选择了参军入伍。在部队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说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参军入伍。”王劲松说。

  “高祖王和生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丝毫没有顾及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不是让妻子、儿媳和女儿及早转移,而是要她们一道全力从事苏区政府财物的转移。不幸,他和妻子、儿媳被叛徒李子良带领的敌人逮捕,当即被押解平江长寿街。在严刑逼供下,他坚不吐实,傲骨不折,次日与妻子、儿媳高喊革命口号,同遭杀害,时年49岁。当时他21岁的儿媳还怀有8个月的身孕。”王劲松说。

  “当时全家共有10口人,全都参加了革命。由于受到国民党反动派当局的通缉,高祖王和生当时不得不把年仅十几岁的小女儿王云绪带在身边参加红军。王云绪是和王和生一起被捕的,后因年幼幸免于难。”王劲松说。

  “如今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王劲松说,他目前在非洲工作,先祖的其他后代也都在长沙、湘潭等地工作生活,“现在我们全家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找到5位先烈的遗骸安葬地,去祭拜他们。这么多年来我们也寻找过多次,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未找到。希望能够借助社会力量找到他们的遗骸安葬地,让他们回家。”(完)

【编辑:郭梦媛】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