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0年小院有了“新门牌”

200年小院有了“新门牌”

2021年02月04日 22:15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200年小院有了“新门牌”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大湾村村口。乔支荣老人一大早就来到村口的坡上迎接段建珺的到来。 马知远 摄

  (新春见闻)200年小院有了“新门牌”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4日电 (马知远)2月4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在中国北方被称为“小年”,对于79岁的梁巧连来说,这个“小年”不太一般,她和老伴乔支荣住了一辈子的小小院落,有了一块“新门牌”。

图为乔支荣与梁巧连老两口与段建珺一起将新门牌固定在窑洞门前。 马知远 摄
图为乔支荣与梁巧连老两口与段建珺一起将新门牌固定在窑洞门前。 马知远 摄

  一大早,乔支荣就出现在村口的坡上,他说:“要迎一迎我们的会长。”

  乔支荣口中的“会长”名叫段建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和林格尔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乔支荣和梁巧连老两口的“新门牌”此时就在他手中。

图为乔支荣与梁巧连家中保留的木质窗格,上面贴满了剪纸作品。 马知远 摄
图为乔支荣与梁巧连家中保留的木质窗格,上面贴满了剪纸作品。 马知远 摄

  老两口的家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交界处的大湾村,是老式的窑洞住宅。乔支荣说,他一辈子都住在这里,而在他之前的祖辈也都住在这里,算下来已经200多年。

  没有剪彩,没有礼花,三人唠着家常,把写有“剪纸传承重点户”的门牌固定在窑洞门口。这时段建珺才为记者揭开梁巧连的另一层身份——非遗传承人。

图为乔支荣与梁巧连老两口与段建珺欣赏剪纸图样。 马知远 摄
图为乔支荣与梁巧连老两口与段建珺欣赏剪纸图样。 马知远 摄

  剪纸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化。根据考古发现,古老村社的剪纸文化传统传承了一千多年,和林格尔剪纸则是中国北方剪纸最具代表性的剪纸文化遗存之一,融入了塞外草原独特的地域、历史、自然和民俗文化传统。

  这块新门牌的到来,意味着两位老人每年可以依靠剪纸技艺收入5000元。这对于年收入7000元左右的两位老人来说,不是一笔小钱。

图为在和林格尔地区自明朝起流传的“手拿艾草辟邪小人”图样。 马知远 摄
图为在和林格尔地区自明朝起流传的“手拿艾草辟邪小人”图样。 马知远 摄

  “现在啥好吃啥,牛奶也喝上了,吃得好,身体感觉也好多了。”乔支荣笑着说。

  进到窑洞内部,记者才发现“别有洞天”。老两口卧室的窗户还保留着一半老式的木窗格,这在如今的新式中国乡村也不多见,窗格之上图样古朴的红色剪纸更是让人顿生“穿越”之感。

图为梁巧连正在剪纸,老伴乔支荣在一旁观看。 马知远 摄
图为梁巧连正在剪纸,老伴乔支荣在一旁观看。 马知远 摄

  “温暖的阳光透过白麻纸,透过红彤彤的剪纸照在炕头上,对我来说就是小时候的感觉,是家和温暖的感觉。”相比起介绍剪纸图案,段建珺更愿意为记者讲述剪纸带给他的快乐和回忆。

  梁巧连掌握的剪纸图样和技巧传承于祖辈,她家中贴的“手拿艾草辟邪小人”图样,从明朝流传至今;“娃娃坐连花”图样则流传了一千多年。

  “剪纸学会开展的对传承人的这种帮扶,不仅仅是对其眼下的经济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让宝贵的剪纸非遗文化得到延续,代代传承。”作为内蒙古剪纸学会会长,段建珺觉得,“剪纸艺术的根和灵魂就扎根在乡土之中。”

图为阳光透过窗格照在老两口的炕头上,段建珺告诉记者,这就是他儿时的记忆。 马知远 摄
图为阳光透过窗格照在老两口的炕头上,段建珺告诉记者,这就是他儿时的记忆。 马知远 摄

  基于这种理念,段建珺对当地的原生态剪纸遗存和老一辈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保护,累计发现并抢救了7万余幅剪纸作品。梁巧连也是其中一员。

  “冬天踩着雪来,到了夏天顶着酷暑又来了,多少年都是这样。”乔支荣说道。

  梁巧连不善言辞,拿着红纸和剪刀似乎更让她觉得舒适。随着她的动作,屋内安静下来。

  “我们的祖辈在千年之前的午后,估计也是这样的光景。”一幅剪纸作品在手中出现,梁巧连才操着方言,自言自语地说。(完)

【编辑:田博群】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