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访浙江大港头兵工厂旧址:土砖旧瓦见证“红色奇迹”

2019年10月07日 13: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访浙江大港头兵工厂旧址:土砖旧瓦见证“红色奇迹”
    樊寿康近年来一直在大港头附近找寻老人采访抗战历史,并整理成口述史 周悦磊 摄

  中新网丽水10月7日电(记者 周禹龙 实习生 周悦磊)十一假期,浙江丽水古堰画乡游人如织。人们在风景如画的古街滩头摄影留念时,也会拐进镇上的一弯小巷中一探究竟——这里是浙江大港头兵工厂旧址,破败的砖石土墙,仿佛向人们诉说着烽火连天时期里,发生在青山绿水间的“红色奇迹”。

  子弹匣、金工锉、残朽的刺刀……走进“浙江铁工厂纪念展览馆”内,一件件战争年代的遗留物仍散发着火药味道。

浙江铁工厂展览馆 周悦磊 摄
浙江铁工厂展览馆 周悦磊 摄

  “这些东西都是当时兵工厂里的物件。”83岁的樊寿康是这间展览馆的主人,退休后的几十年里,他回村耗费心血研究当地抗战历史,这里俨然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1937年淞沪会战失利,浙北各县市相继沦陷,杭州城危在旦夕。次年3月,随着杭州十多家铁厂的机器及技术人员相继撤离到浙西南南地区,再加上浙南当地多家铁工厂相继迁入,浙江铁工厂在大港头镇顺利开工建设。

展览馆内,樊寿康特意购置了玻璃展柜存放展出当年的老物件 周悦磊 摄
展览馆内,樊寿康特意购置了玻璃展柜存放展出当年的老物件 周悦磊 摄

  “当时敌军攻打丽水,多次派飞机和地面部队对兵工厂进行打击,工人和村民就在对岸的崇山峻岭中建造2个兵器库存放武器,不仅让敌人难以找寻,而且借着门前的瓯江水,新制的雷管、步枪、手榴弹等武器日夜运往抗战前线,此地成为当时的武器重镇。”樊寿康指着村对面的高山险谷说道。

  其实不仅在大港头镇,1938年8月,为了扩大生产,铁工厂在大港头西郊的玉溪村及上游云和县石塘镇的坛头嘴、小顺两村建设了3个分厂。

  樊寿康和记者说,开厂不到一年,以18名技术工人、不到20台机器起家的浙江铁工厂,已发展成为拥有4个厂部、3000多名员工和1000多台机器的大厂,从生产普通步枪发展到制造重武器、研发新式武器。

樊寿康整理的烈士材料 周悦磊 摄
樊寿康整理的烈士材料 周悦磊 摄

  而作为四厂的大港头厂部,负责整个浙江铁工厂的机床设备和其他通用机械的生产。厂内还设有一个实验室,承担新武器的设计。

  “当时缺乏研究材料,工人就让我们找子弹头和炸弹弹片拿回去研究,我们找到一片就能换五分钱。”92岁的玉溪村村民何奎荣回忆起儿时场景,记忆犹新。

  武器研究改进并非一帆风顺,有时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何奎荣回忆道,工人们有次在村头河滩上找到了两枚哑弹,准备撬开研究。而当撬开第二枚时突然发生爆炸,17名技术工人壮烈牺牲。

昔日的雷管生产车间 周悦磊 摄
昔日的雷管生产车间 周悦磊 摄

  “当时大大小小的事故很多,村里祠堂一面土墙上到现在都还保留着当时日军轰炸留下的大洞。但冒着生命危险,技术工人和村民们抓紧生产一刻不敢耽误。当时生产的‘七七式’步枪日产超100支,广受好评。”樊寿康说道。

  1939年4月2日,周恩来到浙江铁工厂视察。他在全厂职工大会上发表了抗日演讲,赞扬“工人阶级顶天立地”,受到了工人们的热烈欢迎。

  “这一段历史不能被淡去。”樊寿康是浙江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首届毕业生,回村研究兵工厂历史这件事被他称为“想党想烈士修身修心修事”。

  望着自设的“记恩堂”内墙上挂着的烈士材料,樊寿康笑着说,“我的同学都笑我太‘痴’,可我不在乎钱财,我的退休金除了贴补家用,其他都投入到了研究整理当地抗战历史当中。人们只有潜心翻阅故纸堆,故地重游之后,才明白这块地方是万万不能被遗忘的。”(完)

【编辑:房家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