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绿谷探“两山”转化:红绿融合托起“金山银山”

2019年06月22日 15: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浙江绿谷探“两山”转化:红绿融合托起“金山银山”
    图为:云和梯田 范宇斌 摄

  中新网丽水6月22日电 (邵燕飞 范宇斌)发轫于浙江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其转化实践正在华夏大地铺展开来,各地纷纷奋力开辟高质量绿色发展新境界。

图为:青田千峡湖 范宇斌 摄
图为:青田千峡湖 范宇斌 摄

  在浙西南,江浙之巅、六江之源,孕育着“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光辉的革命历史、丰富的革命精神,缔造了浙西南革命精神。而今,延续“红色基因”的浙江绿谷,正以“红绿融合”的澎湃动能,争当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探路者、模范生。

图为:“红色古镇”遂昌王村口 范宇斌 摄
图为:“红色古镇”遂昌王村口 范宇斌 摄

  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弘扬践行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让红色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汇聚起“丽水之干”的磅礴伟力,为“丽水之干”注魂、赋能、立根。

  护绿为本 筑牢发展“生态底色”

  山重重,水重重,云淡风清洗碧空,啼莺伴道中。走进丽水,绿水青山盈目,让人心旷舒怀。

  生态优势是丽水最大的优势,为守好这片占浙江陆域面积六分之一的绿水青山,丽水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将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责任,牢牢守住生态良好这一“红色底线”。

  从2003年确立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到2008年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建立了一整套从生态管控、审计到考核、问责的制度体系,再到2016年提出打造全国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十多年接力护绿,让丽水成为“两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

图为:龙泉上垟镇山居风光 范宇斌 摄
图为:龙泉上垟镇山居风光 范宇斌 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初夏,莲都区老竹镇荷花竞相开放、娇艳动人,而在美丽壮观之余,这些荷花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将目光从山村转向侨乡大地。千百年来,“稻鱼共生系统”演绎着青田人与自然相处之道,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今日青田,以强化稻鱼产业品牌建设,深挖“稻鱼共生系统”农旅融合发展,探索“稻鱼共生系统”全产业链式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护绿”不仅是丽水的一家之宝,独木不成林,庆元的亲水亭便是见证。建于2014年的亲水亭,见证着庆元开展“五水共治”以来,投入数千万进行生态农业改造和生活污染面源治理,也见证了浙闽两省人民共护一江清水的坚定信心。

  红绿融合 拓“两山”转化通道

  坐拥经济发达省份浙江的“最大一片绿水青山”,丽水提速“两山”转化的探索对该省乃至全国都颇有意义。

  2013年,浙江省委对丽水作出“不考核GDP、不考核工业增加值”的决定,鼓励丽水轻装上阵聚力绿色发展,但不等于丽水不要GDP。

图为:“江浙之巅”龙泉山黄茅尖 范宇斌 摄
图为:“江浙之巅”龙泉山黄茅尖 范宇斌 摄

  然而,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带来金山银山。丽水不断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既是绿水青山的价值实现过程,也是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的应有之义。

  山货走出山门,“山景”变“钱景”。

  2014年,丽水市政府主导推出了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的地级市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截至目前,“丽水山耕”会员903家,建立合作基地1122个,销售额累计约129亿元,产品溢价率超30%,品牌评估价值达26.6亿元。

  眼下,越来越多的红色乡村在绿水青山间重放光彩。

  重走一段红军路、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吃一餐红军饭、听一堂革命历史课……触摸历史脉搏,追忆烽火岁月,“红色之旅”正在丽水大地如火如荼地上演,“红绿融合”发展让乡村重现生机。

  吴畲村是青田革命老区根据地之一,近年来,吴畲村完善红军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新时代党性教育基地。

  “如果说绿色是吴畲的衣裳,那么红色就是吴畲的灵魂。将两者有机结合,一个全新的吴畲就此诞生。”祯旺乡党委组织委员王一微介绍,吴畲发展以红色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了老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去年,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3000元。

  诚然,绿水青山赋予“红色基因”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

  龙泉住龙镇西井村村民用蜂蜜为红军战士疗伤的故事,卖俏了农家的土蜂蜜;云和小顺抗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梅湾红色古村游学带火了云和梯田和民宿经济;在遂昌,以“红色古镇”王村口镇为核心,串点成线,打造出红色旅游景观带……

  “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

  翻看丽水去年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增幅位居浙江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22元,增长10.2%,增幅连续十年位居浙江第一;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5年浙江第一;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1年浙江第一……

图为:丽水乡村风光 范宇斌 摄
图为:丽水乡村风光 范宇斌 摄

  数字的背后,是丽水对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的积极探索。

  据了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丽水样板”成功入选“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丽水也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

  2100万亩森林资源“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资源变财富”在丽水化作现实:在全国率先建立随时随地可查询的“数字档案”——“林权IC卡”,推进山林“四权分离”。

  村民变创客,青山展新颜。山城龙泉通过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培育林业改革综合体、林下经济预期收益贷款、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村级惠农担保合作社、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等方面先行先试,源源不断释放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山沟沟”到“绿富美”,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返乡创业,开展“拯救老屋行动”,投身“休闲+创业”产业。从走出大山到重回大山,这不是人生的循环,而是历史的进步。

  越变越美的大花园,也给赋予丽水人走向世界的自信。

  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法国巴黎诞生了一个“画我家乡、走向自然”的巴比松画派。100多年后,瓯江之畔,一个小镇激起历史的回响。古堰画乡,风景如画,这些年吸引越来越多的画家来此写生,形成了“丽水巴比松”,并带动当地文旅融合。

  红色浙西南,绿色新丽水。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传承“红色基因”,提速“两山”转化,放眼未来,丽水正愈发自信。(完)

【编辑:张楷欣】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