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苏州城最后的手工织造厂:机杼声声犹如穿越

2019年02月20日 10: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苏州城最后的手工织造厂:机杼声声犹如穿越
    走在织造厂中,听着木制织机的“咔嗒咔嗒”声,如同穿越回了古代。 钟升 摄

  中新网苏州2月20日电 (记者 钟升)2月19日,元宵节,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民生路2号原本嘈杂的厂区里一片寂静。在周家明的织造厂里,木制织机的“咔嗒”声显得格外大。对苏州老一辈的纺织者来说,这个枯燥的声音异常亲切。这也是这片曾经的纺织之乡最后的机杼之声。

  斜塘街道的前身斜塘镇有着近千年的历史,鼎盛时商铺林立、车船往来如梭。镇上不少人家世代以纺织为业,机杼声日夜不绝。在时代的变迁中,青石板路被柏油马路所替代,织造坊的原址上矗立起现代化厂房。织工们也放下手中的梭子,成为流水线上的工人。纺织之乡“不闻机杼声”久矣。

  周家明则从破产的纺织厂收集来十几台老式木织机,召集起老织工们成立了一个小型的织造厂,延续着手工织造的传统。宋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钱小萍介绍:“这是苏州城里最后一个还使用手工纺织的织造厂,平时我们想做点精细的料子,都会想到周厂长”。

  一早,周家明穿着有些泛白的工装打开了织造厂的大门。没有粉刷的昏黄厂房里,木制织机分两排依次排开,令人产生一种时空错乱感。不久,织工们陆陆续续来到,开始织造宋锦、吴罗等,机杼声充斥着厂房。

  “厂里织工的平均年龄差不多是60岁,我们都是同村人,大家都是从小就干这一行。现在没有年轻人愿来做这个。”周家明戴上袖套,走进了自己的工作间,继续之前的工作——复制马王堆中出土的汉代四经绞罗。

  织造四经绞罗是周家明的“独门绝活”。1996年,一位日本客商拿着一块罕见的布料找到周家明,希望他能复制出来。自小就埋首纺织的周家明被这块布料的精致纹路深深吸引,经过一番尝试最终成功。这时他才知道,自己重现的是失传已久的四经绞罗。目前,周家明是江苏省唯一一位“四经绞罗”织造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周家明正在复制马王堆中出土汉代四经绞罗。 钟升 摄
周家明正在复制马王堆中出土汉代四经绞罗。 钟升 摄

  “那时日本很多客商来找我们织宋锦、四经绞罗,用来做和服、袈裟。我们根本不用考虑怎么织,织多少就能卖出多少。”回想起那个“黄金年代”,周家明不禁露出微笑。但随着人工费、房租的不断升高以及日本市场的萎缩,一个个合作了十几年的日本厂商抽身而去。传统的织造工艺陷入了困境。

  据周家明介绍,如今织造厂一年收入约几十万人民币,基本供应国内市场,靠着政府免去了房租,勉强能够支撑。精细的手工纺织和传统织物已不能适应这个时代。“我年纪大了,力不从心,想转型也转不了。自己做了几十年的纺织,对其他的也不在行,只能一心扑在这上面,想着怎么把东西织得更好。”

  对于别人夸赞的“坚守”,周家明总是笑着摇摇头。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固执,固执地想要在时代大潮中延续自己熟悉的手工织造;固执地想为和自己一样纺织了一生的老人们保留一个容身之处。

  现在,北京服装学院等单位不时有师生前来织造厂学习、调研,但年轻人们都是做完研究课题就匆匆离开。

  下班时间临近,周家明在一沓老旧的稿纸上简略写着年后的工作安排,纸的抬头印着一个陌生的厂名和一个早已被淘汰的7位数电话号码。他介绍,这是他们以前工作的老纺织厂,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倒闭。周家明表示:“当时厂里送了一些办公用纸给我,用了20多年,现在还剩了一捆。等到用完的那天,也许就是我们落幕的时候了”。(完)

【编辑:白嘉懿】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