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湖北襄阳村民捡两吨瓷片 自费开办艺术馆

2019年01月30日 16: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湖北襄阳村民捡两吨瓷片自费开办艺术馆
    王合脸(中)试穿“古瓷将军战袍” 周政 摄

  (新春走基层)湖北襄阳村民捡两吨瓷片 自费开办艺术馆

  中新网襄阳1月30日电 (胡传林)废品堆里捡来的各种碎瓷片,在湖北襄阳村民王合脸等人的巧手下,变成了旗袍、战袍、画作、牌匾等一件件工艺品。他还租下一处民房,将其改建成古瓷艺术馆,免费供人参观。

  30日上午,记者走进王合脸的民间古瓷艺术馆,位于襄阳市樊城区东风路一处民房内。

王合脸仔细打磨瓷片 周政 摄
王合脸仔细打磨瓷片 周政 摄

  20平米的平房里,摆满了各式瓷片,还有诸多以瓷片制成旗袍、战袍、画作、牌匾等工艺品。

  “别小看这些碎瓷片,可件件藏有历史。”一见面,王合脸便向记者炫耀他的瓷片“宝贝”。

  2013年,正值襄阳樊城旧城改造,家住襄州区古驿镇王楼村的王合脸来到工地,他本打算捡些废品与钢筋,却意外捡回近两吨瓷片。其中,不少瓷片都年代久远。

  碎瓷片不好展示,也不方便保存的观赏。久而久之,王合脸有了一个想法:把碎瓷片加工成工艺品。

  他首先想到的是做一件可以穿在身上的瓷片旗袍,既美观又能体现历史文化。

胡杰老师帮忙鉴别瓷片 周政 摄
胡杰老师帮忙鉴别瓷片 周政 摄

  起初,他想把瓷片钻孔一片片串起来,但经过几次尝试后,效果并不好,瓷片特别容易碎。钻孔不行,王合脸想到了用胶粘。于是他花钱找裁缝做了件旗袍,又买了个塑料模特。经过多次设计、选材、打磨、粘贴,2015年3月,一件青花瓷风格的瓷片旗袍终于成型了。

  这件旗袍,王合脸总共用了1240片瓷器碎片。“就像平常穿衣服一样方便,文艺范十足,很多文化名人慕名前来试穿这件旗袍。”王合脸骄傲地说,曾经有人出价20万元购买这件旗袍,被他拒绝了。

  2017年2月,王合脸再接再厉,又耗时7个月做成了另外一件旗袍。他说,每件旗袍都有讲究,第二件旗袍名叫“福禄寿喜”,因为选用的瓷片里包含蝙蝠、鹿、马等图案和囍字。

建在民房里的古瓷艺术馆 周政 摄
建在民房里的古瓷艺术馆 周政 摄

  除了瓷片旗袍,王合脸另一件得意作品就是“古瓷将军战袍”。该战袍是用真牛皮和明清时期古瓷碗底九百五十六块粘贴而成,所用碗底图案有明代飞龙和青花以及元代晚期青花图案。其中还有明代早期制作工序非常复杂的金鱼图案三块,可供人试穿。

  襄阳文化名人李治和说,明清时期,樊城九街十八巷瓷商云集,王合脸的这些瓷片工艺品,见证了襄阳老樊城的繁荣。

  2016年起,王合脸租下附近一处民房,建成民间古瓷艺术馆,免费供人参观。

  艺术馆创作团队主要有3人,都是因捡瓷片结缘。其中,胡杰曾做过报纸美术编辑,在艺术馆主要负责作品设计;王攀锋是名厨师,年轻有想法,主要负责作品构思;王合脸动手能力较强,亲手搞制作。几年来,他们设计,制作的瓷片工艺品上百件。

  3人最大愿望就是找一个更大的场地,建一个高档瓷片展览馆,让更多人欣赏到他们的瓷片工艺品。(完)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