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机器人走“经纬”忙“分拨” 大型机器人分拨中心南京启用

2019年01月23日 18: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机器人走“经纬”忙“分拨”大型机器人分拨中心南京启用
    伴随交织的电流声,百台机器人交错前进、后退、装货、卸货,在地板上密密麻麻二维码“编织”成的“经纬”地图上来往穿梭。二维码地图让它们能够识别自己的位置。记者23日在位于南京溧水的万纬物流园区看到,阿里旗下的菜鸟物联网(IoT)机器人分拨中心在南京启用。 朱晓颖 

  中新网南京1月23日电 (记者 朱晓颖)伴随交织的电流声,百台机器人交错前进、后退、装货、卸货,在地板上密密麻麻二维码“编织”成的“经纬”地图上来往穿梭。二维码地图让它们能够识别自己的位置。成千上万的包裹在它们的忙碌“分拨”下,被分至南京市内的60个“道口”方向。记者23日在位于南京溧水的万纬物流园区看到,阿里旗下的菜鸟物联网(IoT)机器人分拨中心在南京启用。

伴随交织的电流声,百台机器人交错前进、后退、装货、卸货,在地板上密密麻麻二维码“编织”成的“经纬”地图上来往穿梭。二维码地图让它们能够识别自己的位置。记者23日在位于南京溧水的万纬物流园区看到,阿里旗下的菜鸟物联网(IoT)机器人分拨中心在南京启用。 朱晓颖 摄
伴随交织的电流声,百台机器人交错前进、后退、装货、卸货,在地板上密密麻麻二维码“编织”成的“经纬”地图上来往穿梭。二维码地图让它们能够识别自己的位置。记者23日在位于南京溧水的万纬物流园区看到,阿里旗下的菜鸟物联网(IoT)机器人分拨中心在南京启用。 朱晓颖 摄

  如今,机器人在物流领域“换人”并不鲜见。经过多年网购环境“沉淀”和购物节“锤炼”,中国大型电商平台、新零售平台、邮政公司都在物流业的多个环节“机器换人”,“让快递飞”,提升效率。

  在快递业链条上,电商平台投入机器人的环节主要分布在行业下游,包括了仓内拣选、搬运、分拨、盘点库存等。其中,机器人对仓内拣选、搬运、分拨已“驾轻就熟”,发展比较成熟。

  南京启用的大型机器人分拨中心,是机器人参与快递业分拨环节的“舞台”。

蓄势待发的机器人阵列。 朱晓颖 摄
蓄势待发的机器人阵列。 朱晓颖 摄

  在这个2000平米的巨大仓库,记者看到,琳琅满目的年货被传送带送到各自位置,机器人在“滑梯口”等待。顺利“接到”货物后,它们各自开行到不同位置卸货。大米、豆油、车厘子、电子产品等包装完好的货品,顺着不同方向的“滑梯”,滑至标注着不同方向的“道口”,等待装车运输。在南京地区,“道口”方向共有60个。

  后台电脑屏幕显示,百台机器人就像“坦克大战”游戏中的“坦克”一样,按照算法实时运动。每台机器人的轨迹、速度、位置、电量、载货信息等一目了然。工程师坐在电脑前,可抱袖旁观,也可手动操作。

  过去,分拨中心的低效、错分是影响快递时效的一大重要因素。“仅仅4年前,行业还在普遍使用人工辨认包裹上的面单,依靠记性分门别类,再统一运输和派送,效率非常低下。”菜鸟柔性自动化工程师钟翔告诉记者。

蓄势待发的机器人阵列。 朱晓颖 摄
蓄势待发的机器人阵列。 朱晓颖 摄

  钟翔在介绍该分拨中心独特性时说,目前市面上,机器人参与“分拨”主要针对的是快递小件。在这里,每台机器人能够分拨最大1.4米、最重30公斤的“大个头”;过去人工分拣效率为500个/小时,机器人能“加强”至1300个/小时。

后台电脑屏幕显示,百台机器人就像“坦克大战”游戏中的“坦克”一样,按照算法实时运动。每台机器人的轨迹、速度、位置、电量、载货信息等一目了然。工程师坐在电脑前,可抱袖旁观,也可手动操作。 朱晓颖 摄
后台电脑屏幕显示,百台机器人就像“坦克大战”游戏中的“坦克”一样,按照算法实时运动。每台机器人的轨迹、速度、位置、电量、载货信息等一目了然。工程师坐在电脑前,可抱袖旁观,也可手动操作。 朱晓颖 摄

  这处大型机器人分拨中心,还能实现柔性产能:一方面以移动装卸设备取代了“傻大笨粗”钢结构设备,灵活建仓速度短至1个月,另一方面,机器人数量可根据业务繁疏需求,进行自主增减。

目前市面上,机器人参与“分拨”主要针对的是快递小件。在这里,每台机器人能够分拨最大1.4米、最重30公斤的“大个头”;过去人工分拣效率为500个/小时,机器人能“加强”至1300个/小时。 朱晓颖 摄
目前市面上,机器人参与“分拨”主要针对的是快递小件。在这里,每台机器人能够分拨最大1.4米、最重30公斤的“大个头”;过去人工分拣效率为500个/小时,机器人能“加强”至1300个/小时。 朱晓颖 摄

  钟翔认为,该模式便于快速复制,有望持续提升快递物流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完)

【编辑:刘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