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六旬老人40年间用镜头记录乡土变迁

2018年10月18日 16: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重庆六旬老人40年间用镜头记录乡土变迁
    图为冯亚宏镜头下的城市变迁对比(拼图)。 冯亚宏 摄

  中新网重庆10月18日电 (钟旖 伍凤秋)钟爱摄影40余年,数万张城市影像真实记录下一座城市的变迁轨迹。18日,在重庆市巴南区,64岁的摄影爱好者冯亚宏告诉记者,他希望用自己手中镜头,讲述城市的“前世今生”。

  “这张照片里的巴县火柴厂就是现在我们站着的这个地方,拆除后建成了现在的居民楼。”“这是2006年拆除前的鱼洞老街、这是2009年拆除中的鱼洞老街、这是现在的鱼洞老街……”细数自己拍摄的作品,冯亚宏记得大多数建筑与街道的名字。在其电脑里,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标注着详细的拍摄时间。

  冯亚宏初次接触摄影,是在上世纪70年代。当时他还是重庆某卫校的一名在读学生,业余时常去照相馆帮忙,由此结缘。毕业后,冯亚宏进到机关单位做宣传工作,恰好单位中有一台孔雀牌135相机,他便时常借用,开启摄影之路。

图为冯亚宏镜头下的城市变迁对比(拼图)。 冯亚宏 摄
图为冯亚宏镜头下的城市变迁对比(拼图)。 冯亚宏 摄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很少人有属于自己的照相机。”1990年,冯亚宏拿着家中买彩电的钱,买下了人生中属于自己的第一部相机——美能达D300。当时,这款相机售价为千元,而冯亚宏一个月的工资不到40元。尽管生活变得拮据,他仍感到兴奋与激动。

  青苔丛生的石梯、繁茂的黄桷树、佝偻的老人……这些都是冯亚宏照片中留下的时光影像。除了人文风景,40年间冯亚宏还拍摄下城市建筑的变化。冯亚宏回忆,2008年重庆巴南区开始修建鱼洞长江大桥,“当时去拍摄修建中的鱼洞长江大桥时,周边都是荒山野岭、杂草丛生,我找好取景点后,刚爬上去就有野鸡飞了出来。”

图为摄影师冯亚宏(右)。 受访者供图 摄
图为摄影师冯亚宏(右)。 受访者供图 

  在冯亚宏拍摄的数万张照片里,记者看到,有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的巴县火柴厂、巴县鱼洞猪鬃社等城市建筑,也有因城市发展新建的交通设施、便民设施等等。这些影像清楚地记录下巴南区的历史、文化、生活变迁印迹。

  虽已年过6旬,冯亚宏对摄影的热爱始终未改。手拿着近两年新买的相机,他告诉记者,“又拍摄了24000多张了”。

【编辑:刘湃】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