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莫高窟文物“护卫者”:七十载逆风逐沙减“沙患”

2018年08月13日 14: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莫高窟文物“护卫者”:七十载逐沙减“沙患”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兰州8月13日电 题:莫高窟文物“护卫者”:七十载逆风逐沙减“沙患”

  作者 崔琳 李亚龙

  70多年来,在几代治沙人的守护下,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窟前积沙减少85%左右,被守护良好的“千年容颜”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朝圣。

  敦煌研究院治沙站工作人员邱飞至今记得,未建成综合防护网之前,每次遇见沙尘暴,别人往房里跑,他们必须鼓足勇气“逆行”于风沙中,去收集一些重要数据。

  “我们的力量虽有限,但我们尽力做到不让文物受伤害。”在莫高窟,邱飞与风沙“斗争”了17年。他说:“记得有一次遇严重沙尘暴,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窟顶瞬间风速达到28米每秒,树被刮得连根拔起,当时能见度很低,外出收集数据的同事都迷路了。”

资料图为复制再现的莫高窟第285窟。<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炜 摄

资料图为复制再现的莫高窟第285窟。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每日清晨,邱飞都会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莫高窟窟顶,监测由防沙障阻沙、沙生植物林带挡沙、麦草方格沙障固沙和砾石压沙组成的风沙防治综合体系运行情况,并记录好相关数据。“近年来,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不仅为游客旅游、参观、创作提供了相对舒适的环境,还减轻了治沙工作量。”邱飞如是说。

  与邱飞一样,治沙站员工李睿的胸前也挂着有“敦煌文保”字样的工作牌。每当沙尘暴过后,他就背起麻袋在莫高窟窟顶风沙防治带捡垃圾。他说,人人都知道千年莫高窟很珍贵,自己亦对莫高窟有很深的情感,为这份工作感到自豪。

  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博物馆”的敦煌莫高窟,东临三危山、西接鸣沙山,身处沙漠怀抱中。

  据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中心副研究员张国彬介绍,强烈的风沙流沿崖壁泄流而下,使许多洞窟前室或洞窟外露壁画受到沙割、沙打、磨蚀和掏蚀;严重的积沙阻塞间道、增加窟顶压力,威胁洞窟安全。早在五代时期,风沙就已危及洞窟的安全。上世纪30年代,敦煌石窟最低层洞窟大部分埋在沙中。

  张国彬说,自1944年建立莫高窟保护机构以来,已先后开展了数十次防沙、治沙探索。然而,早年的治沙形势十分严峻,正是常书鸿、段文杰等老前辈坚守大漠,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才使得莫高窟越来越好。

  张国彬告诉中新社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敦煌研究院还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实施莫高窟崖顶风沙危害综合防治试验研究,先后在断崖上进行化学固沙;在窟顶戈壁上设立“A”字型尼纶网栅栏防沙体系;在鸣沙山边缘引进滴灌技术进行生物固沙试验。

  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之女常沙娜在回忆录中提到,“爸爸对种树特别下力气,我们刚到的时候,整个千佛洞唯独窟前有长方形的一片杨树,其他地方都是光秃秃的。保护石窟、防沙治沙最重要的就是种树,爸爸从冬天就开始筹备春天种树的事了”。

  2008年,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风沙防护工程开工,在原有风沙防护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砾石铺压,扩大高立式阻沙栅栏、麦草方格沙障和植物固沙林带防护,这些防治措施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由工程、植物、化学措施相结合,阻沙、固沙、输沙、导沙为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

  如今,一年四季不再“下沙”的莫高窟,绿色的范围从最初窟前的一小片逐渐向北面延伸,越来越多,窟区前已经到处郁郁葱葱。(完)

【编辑:潘力维】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