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千年窑都”长沙铜官窑的复兴梦

2018年08月03日 21: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走进长沙铜官窑:追寻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交融印记  来源:中国新闻网

  (长江经济带沿线行)“千年窑都”长沙铜官窑的复兴梦

  中新社长沙8月3日电 题:“千年窑都”长沙铜官窑的复兴梦

  作者 刘着之

  1998年,唐代沉船“黑石号”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被打捞出水,船上仅瓷器就有6万多件,其中近九成为长沙铜官窑瓷器,其数量之大、品相之精,举世震惊。

  近日,“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团走进长沙铜官窑,触摸长沙窑因开放创新而器走天下的辉煌历史,感知这座千年窑都蓝图初现的“复兴梦”。

  长沙铜官窑是唐至五代时期制瓷遗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彩陶源村,1956年首次发现。铜官窑首创的釉下多彩,突破了中国唐代青瓷和白瓷的单一色调,堪称“陶瓷史上的里程碑”,其产品出口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一条通往南亚到北非的“海上丝绸之路”。

  今年5月开馆的长沙铜官窑博物馆里,按1:1比例复制的“黑石号”沉船、千余件出水文物和现代工艺品,娓娓诉说着铜官窑陶瓷文化的发展史。

按原比例还原的“黑石号”沉船再现了长沙窑瓷器穿越惊涛骇浪外销远航的历史情景。 王昊昊 摄
按原比例还原的“黑石号”沉船再现了长沙窑瓷器穿越惊涛骇浪外销远航的历史情景。 王昊昊 摄

  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文物管理科负责人瞿伟介绍说,“黑石号”沉船上的长沙窑瓷器很多都印有“伍文”的题记,说明它价格低廉;加之釉下彩绘不易脱落,器型和纹饰大量融入异域文化等特点,使长沙窑成为中晚唐时期的“外销瓷器第一窑”。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的铜官窑盛极一时,却从五代时期开始衰落,宋代以后甚至为历史所尘封,直至上世纪50年代才因考古发现重见天日。

  进入新时代,铜官人一直在探索如何让这座千年窑场重现当初的盛景。

  瞿伟介绍,长沙市望城区政府高度重视铜官窑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投资4亿元(人民币,下同)建设了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园内遗存了76处龙窑、24处采泥矿,以及码头、货藏、墓葬公园,全面呈现出窑场的原状。

5月14日,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 王昊昊 摄
5月14日,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 王昊昊 摄

  近年来,铜官着力发展“陶瓷+文创+旅游”的产业模式,先后还原了500米长的历史古街原貌,建设国际陶艺村,开办创客中心,将古街打造成一个以陶瓷、旅游创意商品研发、展销为主,餐饮住宿配套为辅的文化街区。

  2014年,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周世洪就将他的工作室开在了铜官窑国际陶艺村。其作品不仅受到游客追捧,还销往江西景德镇等地。

  像周世洪这样的国家、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目前在铜官还有数十位,行业从业者达3000多人。目前,铜官古镇拥有陶瓷规模生产企业13家,陶艺作坊(门店)180家,产品远销海内外。

  为保护知识产权、打造文化品牌,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还在2007年对“长沙铜官窑”“铜官窑”“长沙窑”3个商标的75个相关类别进行了注册。

  总投资100亿元、规划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新华联铜官窑古镇开园在即,届时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寻丝路起点、彩瓷源头和湖湘文化。

  “游客来多了,喜欢铜官窑的人也多了,产业自然会复兴。”周世洪心中的窑都梦,轮廓正日渐清晰。(完)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