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希望老人”周火生第100次赴安徽金寨助学

2018年05月18日 15: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希望老人”周火生第100次赴安徽金寨助学
    5月18日,84岁的周火生老人从江苏昆山千灯镇出发,赶赴安徽金寨,将募捐钱款和物资送往大山里的希望小学,这也是老人第100次走进金寨助学。 黄莹 摄

  中新网昆山5月18日电 (闫永才 黄莹)“希望工程就是我的生命工程,生命不息,希望不停。”5月18日,在江苏昆山,84岁的周火生老人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起乘上大巴赶赴安徽金寨,将募捐钱款和物资送往大山里的希望小学,这也是老人第100次走进金寨助学。

  在昆山千灯镇,人们亲切的称周火生为“希望老人”,因为23年来,周老的三轮车跑遍了昆山80多所中小学校,通过义卖图书的方式,筹集捐资善款,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

周火生和志愿者们通过书籍义卖筹集捐助款。周火生希望爱心接力可以不断延续下去。 资料图片 摄
周火生和志愿者们通过书籍义卖筹集捐助款。周火生希望爱心接力可以不断延续下去。 资料图片 摄

  周老本是一名人民教师,1993年,他从报纸上得知“金寨希望小学”后,便寄去了第一笔助学款。1995年,退休后的周老一路辗转,经历57公里盘山公路的颠簸后,第一次走进了金寨希望小学。眼前的情景让他至今难以忘怀,学校简陋的办学条件触动了他,许多孩子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了学令他痛惜,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了他捐资助学的信念。

  回到千灯后,周老决意将全部心血和精力都扑在为贫困孩子的捐资助学上。仅靠自己微薄的退休金是远远不够的,与老伴商议后,夫妻俩决定通过义卖图书的方式,筹集捐资善款。

  这一干就是23年。周老的4辆崭新的三轮车被他骑成了废铁。千灯当地百姓回忆,乡间小道高洼不平,有时周老连人带车翻倒在田沟里,“他不关心自己哪摔伤没,先宝贝那些书有没有湿了、脏了”。为了省下每一分钱,周火生每次外出进书和卖书,都是自带干粮和水。有一次去金寨,为省下旅馆费,他就用随身衣物盖着身子,倚着墙角打了个盹。省下的15元住宿费,他多买了100支铅笔发给了贫困学生。

  就读小学的欣悦告诉记者,自己从幼儿园就开始参加义卖活动,从周爷爷那买了很多好看的书籍,既丰富了知识,又能帮助山区的孩子。“周爷爷还会给我们讲金寨的革命史,讲山区的生活,山区孩子对求学的渴望,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去帮助更多人。”

  不管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周老坚持每月外出售书10多次。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的爱心团队。2010年,一批爱心人士发起成立了“昆山市周火生希望工程志愿者协会”。多年来,周火生和志愿者们、爱心企业向金寨县希望工程捐款捐物1200多万元,个人通过义卖图书和奖金所得,累计向金寨县希望工程捐款48万余元,1300多名学生得到资助。

  “我是一名党员,雷锋同志、陶行知先生,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周老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钱和卖书的部分款项成立了“学雷陶基金”,通过这一基金,在捐助贫困孩子的同时,对投身希望工程的老师也进行奖励。在周老家,几本笔记本密密麻麻详细记录了每一笔“学雷陶基金”的数额、流向、捐款人姓名、联系方式以及被资助人的详细资料,还贴上了汇款单的存根。

  进入耄耋之年的周火生患上脑梗后,精神已大不如前,走路也有些蹒跚。但是老人却始终没有忘记5月19日是金寨希望小学的校庆日,始终没有忘记第100次前往金寨助学的诺言。

  “看到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过得越来越好,而且现在每次去助学的队伍不断壮大,我感到很欣慰。100次是一个新的起点,只要我还走的动,我就会坚持去看孩子们,听听他们的梦想。希望工程就是我的生命工程,生命不息,希望不停。”周老说。

  目前,千灯镇成立了“周火生工作室”,汇聚了一批投身于希望工程的青年爱心志愿者,他们将“接棒”老人的“爱心事业”,传承老人的奉献精神,让爱心之路走得更远。(完)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