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汶川地震迎十周年:清明节岷江畔的思念曲

2018年04月05日 16: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汶川震后第10个清明节:民众在震中映秀祭故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四川汶川4月5日电 题:汶川地震迎十周年:清明节岷江畔的思念曲

  作者 王鹏

  清明节这天,映秀镇一早就下起了雨。像往年一样,陈化琴提前一天从泸州赶来,在镇上买了一碗面,端到儿子朱强的墓碑前。十年前的5月12日,武警阿坝支队汶川中队战士朱强在救援中牺牲,年仅19岁。

4月5日,是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10个清明节,震中映秀的遇难者公墓内飘荡着祭祀的青烟,弥漫着厚重的思念。 安源 摄
4月5日,是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10个清明节,震中映秀的遇难者公墓内飘荡着祭祀的青烟,弥漫着厚重的思念。 安源 摄

  映秀镇是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当年这里沦为废墟,死伤惨重。如今,一座整洁、现代化的小镇在原址“生长”出来。走在雨中的街道上,手拿菊花、纸钱的人们的目的地往往有两个——遇难者公墓和漩口中学地震遗址。

  位于映秀镇东侧小山上的公墓,集中安葬了数千名遇难者。他们的名字和出生日期被整齐刻在绵延几百米的石碑上,大多数名字前放着新鲜的雏菊。许是生前喜欢,一位遇难者名字前,亲友放了一罐打开的可乐。

  空气中飘荡着悠扬的思念曲,偶有鞭炮声。再仔细一些,甚至能听到岷江从山脚下奔腾而过。公墓最高处,武警阿坝支队汶川中队八名烈士的墓碑被鲜花环绕,他们均在地震救援中牺牲,亲属们每年清明都前来祭奠。

  为儿子朱强送来一碗面和鲜花后,55岁的陈化琴又点燃了蜡烛,随后久久伫立在墓碑前。期间,一位陌生人为她撑起了雨伞。

  这位长眠于映秀的年轻战士是家中独子,2005年入伍前,他的父亲因病去世,陈化琴说,最遗憾的是没能见儿子最后一面。“我梦到过他,他一直说饿,所以我每年都会给他送一碗面。”

  在母亲的记忆里,朱强一直孝顺听话。“今年就是第十年了,我想对儿子说,不要担心我,我一个人也会好好过。”陈化琴说,映秀已是她的第二故乡,未来她想搬到这里养老,一直陪伴儿子。

4月5日,是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10个清明节,震中映秀的遇难者公墓内飘荡着祭祀的青烟,弥漫着厚重的思念。安源 摄
4月5日,是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10个清明节,震中映秀的遇难者公墓内飘荡着祭祀的青烟,弥漫着厚重的思念。安源 摄

  如今的映秀镇一片簇新,但在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十年前的惨烈一直被定格。倒塌的教学楼斜插在地面上,建筑物中的钢筋扭曲成结。遗址前,众多游客脱帽致敬,鞠躬默哀。

  45岁的夏承华是一位初中教师,一早从成都驾车前来。他告诉记者,汶川地震后,他的学校每一年都会举行多次应急演练。“地震转眼已经十年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保护好下一代,提升他们的防震减灾知识,让他们安全、健康成长。”

  中午过后,雨渐渐停了,祭奠的人更多。遇难者公墓里,66岁的刘念用手将老伴儿的名字擦干净,默默站立了许久,不时拭泪。老人不愿谈论过多往事,只告诉记者,“当年我们有很多机会离开映秀工作,但她喜欢这里,希望(她)安息,在这里看着新映秀。”(完)

【编辑:王诗尧】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