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昆仑关战役遗址:巍巍雄关下 万名英烈血泪祭“芳华”

2018年04月05日 16: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探访昆仑关战役遗址:巍巍雄关下万名英烈血泪祭“芳华”
    图为民众参观昆仑关遗址博物馆。 俞靖 摄

  中新网南宁4月5日电 题:探访昆仑关战役遗址:巍巍雄关下万名英烈血泪祭“芳华”

  中新网记者 杨陈

  穿过刻有“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墓园”的南牌坊,登上331级被松柏环绕的花岗岩台阶,陈咏诗、叶源林、董文德三位年逾九旬的抗战老兵在志愿者地搀扶下,缓缓走向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广西玉林籍抗战老兵陈咏诗是昆仑关战役的亲历者。清明前夕,老人不顾舟车劳顿,辗转数百公里重回旧地,上香,点烟,洒下一杯薄酒,缅怀牺牲的战友。在纪念塔的北面,还有三座呈“品”字型的阵亡将士公墓,墓碑上刻有近3400位阵亡将士的英名。

图为六岁的覃圣宇向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敬献献花。 俞靖 摄
图为六岁的覃圣宇向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敬献献花。 俞靖 摄

  这里是位于广西南宁市东北郊,被誉为中国“南方天险”的昆仑关。1939年12月,侵华日军妄图切断当时中国大后方唯一畅通的国际交通线—桂越国际交通线,占领了昆仑关。为夺回昆仑关,中国军队先后六次发起猛攻,以伤亡1.4万多人的代价全歼日军第21旅团,击毙日军少将中村正雄,取得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首次攻坚大捷。

  79年后的今天,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去,但墓园东南面昆仑关战役博物馆中1000多件抗战时期的文物史料及图片,还在静静诉说着中国军民面对敌人屠刀枪炮坚强不屈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气节。其中既有昆仑关战役场景复原,也有中国士兵在昆仑关关楼前站岗的珍贵影像,还有南宁小学生高举“大人救国小孩也要救国”横幅的图片资料。2016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5军军长杜聿明的子女还将父亲使用过的印章和手表捐赠给该馆,望后辈们能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图为昆仑关旅游风景区南牌坊。 俞靖 摄
图为昆仑关旅游风景区南牌坊。 俞靖 摄

  “在和平年代谈战争总觉得遥不可及。只有来到这里,看到遗留下的文物,才能真正感受到战争是多么的残酷。特别是馆内镌刻的阵亡官兵英名录,满满四面墙的名字,特别震撼,也由衷敬佩、感恩。”清明期间,甘肃游客王宁特地来到昆仑关战役博物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真正的战争,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方知其惨烈。“那一仗打得好狠的。”国民革命军中央独立炮兵部队老兵李接福曾在桂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来上级说活捉敌人会有奖励,但是日本人杀害了我们那么多同胞,将士们对敌人太痛恨了,宁愿不领赏也想消灭他们。”

  “昆仑关战役只有4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惨烈、悲壮。”曾任国民革命军第5军155师军医张近志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新婚妻子、正值青春年华的国军女兵王丽英。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战斗异常紧张,我都来不及掩埋妻子的尸体。战友们死后,由于敌机轰炸、扫射,大部分都不能埋葬。一些在医院死亡的将士,则就近埋葬在旁边的山坡上,没有棺材,也没能换上一套新的衣服。”

  据统计,昆仑关战役中,中国军队伤亡达1.4万余人。1940年至1944年修建的阵亡将士公墓中,在刻的英名不足3400个。时过境迁,巍巍雄关下,到底埋葬了多少名英烈已难有判断,但是为英烈寻找后人却成了当地持之以恒的责任。

  “阵亡将士公墓上的英名,因常年日晒雨淋,字迹已渐渐模糊。我们正在积极补救,通过拓印等方式,将这些英烈的名字记录下来,并将其展示在博物馆和网上,希望通过借助各种渠道,寻找到英烈后人,帮助老兵回家。”昆仑关战役博物馆副馆长农华霞5日对记者说。

  农华霞告诉记者,战争年代,许多阵亡将士的家人并不知道他们牺牲在此,因此为英烈寻亲之事进展较为缓慢。“虽然真正能找到后人的将士不多,但周边地区的民众都视昆仑关战役将士为守护神,每年会有数以万计民众徒步前来祭奠,我们还在官网上开通了献花祭奠专区。”

  清明期间,前来墓园祭扫的民众及社会团体进入高峰期,负责维护墓园秩序的李贵工作量比往常激增数倍。“这些阵亡将士中,年纪最小的才15岁,多好的年纪呀,一场战争人就没了。”李贵告诉记者,他的六爷爷(爷爷的兄弟)李昭也在此役中牺牲,每年清明全家人也会到此扫墓。“这些年随着国家和当地官方越来越重视对昆仑关战役的宣传,家里人也感到特别宽慰。”

  临近正午时分,返乡扫墓途经昆仑关的覃圣宇在父母及爷爷的陪同下,向纪念塔三鞠躬,并献上了菊花。6岁的孩童尚不十分清楚79年前在此发生的激战,但其父亲告诉记者,“万名将士用青春的血泪甚至生命换来的和平,应该被世代铭记。我们也希望用这种言传身教,让孩子记住民族英魂。”(完)

【编辑:王诗尧】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