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共享发展秘籍:传承保护书写繁华

2017年12月03日 11: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共享发展秘籍:传承保护书写繁华
    图为:山东省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晓莉发言。 王远 摄

  中新网杭州12月3日电(记者 方堃)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几千年来,中国大运河以水波为曲,桨帆为歌,为中华大地南北连通,书写下一部悠长延绵的历史剧。

  作为一处超大规模的线性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既是一条经济之河又是一条文化之河。12月2日,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大运河沿线河北沧州、山东聊城、江苏苏州、江苏无锡、山东台儿庄等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代表共同围绕“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构建”,分享了各自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经验。

图为: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旅游局局长包俊东发言。 王远 摄
图为: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旅游局局长包俊东发言。 王远 摄

  其中,河北沧州从吴桥杂技文化产业打造,山东台儿庄从古城文旅“综合体”构建,江苏无锡从古运河文化旅游风光带的开发建设等不同内容方向进行“论剑”。

  “在推进古运河文化旅游风光带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加强对古运河沿线历史建筑和街区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修复。”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旅游局局长包俊东表示,无锡在推进古运河文化旅游风光带建设的进程中,始终以“保护历史文物、挖掘文化内涵、恢复街区风貌、开发旅游功能”为原则,其中,把“保护历史文物”作为重中之重。

  记者了解到,无锡充分借鉴国内外滨水景观带保护利用和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古运河文化旅游风光带”各重要节点编制了保护规划,通过对清名桥、崇安寺小娄巷、惠山古镇、环城十二公里的古运河的保护性修复,推进文商旅互动融合发展,彰显无锡古运河特色,加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致力于打造成为文化特色鲜明、旅游产业发达、最具江南水乡风情、最显环城运河特色、最有无锡文化底蕴的运河文化风光带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图为: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现场。 王刚 摄
图为: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现场。 王刚 摄

  在山东省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晓莉看来,运河文化需要挖掘,更需要传承。“台儿庄古城创造性地提出‘用文化品牌引领发展,做文化旅游典范’的理念,聚焦品牌的打造和提升,助力运河文化发展传承。”黄晓莉表示,台儿庄古城以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为契机,打造“永不落幕的非遗博览会”,并着力打造百馆、百庙、百艺、百业,以运河文化、大战文化、鲁南民俗文化为精髓和主题,规划建设近百个博物馆。

  据悉,台儿庄古城以运河为主题依托,以品牌建设为持续发展力,推动台儿庄区旅游行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打造25平方公里的沿运风光带和57公里生态走廊,通过这种形式让运河文化助力经济腾飞。

  当前,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纷纷依托大运河,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利用,成果斐然。

  作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经典案例之一,杭州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先行者之一。日前,经过世界休闲组织评审委员会的前期评审,杭州"桥西历史街区综保工程:棚户区到休闲遗产高地的蜕变"项目,从全球10多个国家3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摘得2017世界休闲组织国际创新奖。通过运河主城区段对老城区的改造,让运河沿线老城区和周边的新城区融合为议题,这也成了运河沿岸城市综合保护利用的典范。

  “为了开发好大运河,我们学习杭州,成立了古运河文化旅游投资公司,为大运河的开发成立这么一个实体,由古运河公司牵头去打造大运河一些项目。”沧州建投古运河文化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宝锁表示,他们将大运河融合沧州地域特色武术和杂技,预把沧州运河最南面一条线打造成运河岸边的世界的杂技之都,此外,还将打造一个杂技文化服务中心,将来为运河旅游做服务配套项目。

  “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运河沿岸共同的责任。”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徐和建表示,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政府主导下也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参与,特别是民间资本的参与。

  据悉,第二届中国大运河国际论坛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杭州市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承办,杭州运河集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执行,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杭州市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支持。(完)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