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峡库区夷陵创新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带动 村民成“股民”

2017年09月18日 15: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三峡库区夷陵创新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带动村民成“股民”
    三峡库区宜昌夷陵区创新扶贫模式 刘良伟 摄

  中新网宜昌9月18日电 (刘良伟)“开展精准扶贫以来,这里的青山绿水都成了旅游景点,我超市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近日,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该区下堡坪乡十八湾村村民李德兴说道。

  夷陵区下堡坪乡地处三峡库坝区,平均海拔800多米,人口2.2万,森林覆盖率高达83%以上。由于生态优美,四季宜人,下堡坪乡近几年依靠旅游和茶叶产业,让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近日,宜昌市农业产业扶贫暨金融扶贫工作现场会在下堡坪乡召开,宜昌市直相关部门、10个县市区政府的相关负责人,先后去到下堡坪乡茶耳山万吨绿茶加工厂、蛟龙寺村、十八湾村等地走访。

下堡坪乡的青山绿水成了旅游景点 刘良伟 摄
下堡坪乡的青山绿水成了旅游景点 刘良伟 摄

  李德兴一家三口,有3亩地,之前生活比较困难。精准扶贫以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十八湾村逐渐成为了旅游休闲地,游客不断。“我开的超市年营业收入15万元,另外天麻收入2万元,茶叶卖了2万多。”李德兴说。

  下堡坪乡十八湾村68岁的村民陈维刚有5亩地,每年卖茶叶收入10万多元。他表示,过去穷得没饭吃,精准扶贫以来,在合作社的带动下,鲜茶叶不愁卖,价格也比以往高,收入很稳定。

  “这里产业扶贫的最大魅力,就是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茶农从村民变成‘股民’,从过去仅有1份收入,到现在获得了3份收入。”走访完之后,宜昌市副市长刘洪福感慨地说。

  夷陵区委书记王玺玮介绍,近年来,夷陵区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初步形成了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布局,探索构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

  2013年,宜昌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高山云雾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在下堡坪乡成立,开创了“土地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茶叶变现金”的先河。入股后,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承包权归茶农,经营权归合作社,股份的40%按经营利润分红、60%按鲜叶交易量分红。

宜昌市副市长刘洪福(中)走访下堡坪乡 刘良伟 摄
宜昌市副市长刘洪福(中)走访下堡坪乡 刘良伟 摄

  随后,高山云雾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又积极探索,进一步将蛟龙寺村、十八湾村的2031亩集体地块,流转进入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不仅可以分红,还可获得流转土地的租金、进社务工报酬,人均收入以每年6000元以上的速度增长。

  “全区93家农业龙头企业、1100多家合作社、270多个家庭农场与40万农民缔结利益共同体,成为带动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王玺玮说,该区已顺利实现了1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出列,1.6万贫困人口脱贫销号。

  夷陵区还创新推出“金融扶贫+杠杆”,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融资10亿元,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脱贫产业发展及公益项目建设,并建立1000万元财政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银行资金1亿元,累计为市场主体及贫困户发放贴息贷款4918万元。

  刘洪福表示,目前宜昌已落实产业扶贫资金8.59亿元,对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按照户均不低于4000元的标准扶持到户,引导1224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扶贫,在贫困地区新建特色产业基地782个、面积79万亩,带动4.2万户贫困户增收。(完)

【编辑:刘湃】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