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发布十大典型劳动争议仲裁案例 首次涉及外国人就业

2017年07月19日 14: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 尹力)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交流的程度不断加深,人才市场变得更加国际化,在京外籍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也呈现增长趋势。北京官方于19日发布2017年北京市十大典型劳动争议仲裁案例,其中首次涉及外国人就业劳动争议案例。

  当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十大典型劳动争议仲裁案例,这是官方连续第三年发布该内容。

  据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发布的十大案例是从2016年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系统处理的8.1万件案件中筛选出来的,涉及社会保险缴纳、年休假、竞业限制、外国人就业等较为常见的劳动争议,旨在通过以案说法和风险提示的方式,宣传普及劳动法律知识,规范企业用工管理行为,引导劳动者合法理性维权,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发生。

  当日发布的十大案例中首次涉及外国人就业相关劳动争议。该案例中提到,某外国公民约翰与上海某网球俱乐部订立劳动合同,双方约定约翰在北京市某区从事网球教练的工作,由北京某体育文化公司对其进行管理并按月支付工资。上海某网球俱乐部为约翰先后办理了《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工作签证以及居留许可证。约翰后获得了《外国人就业证》,并一直在北京市某区从事网球教练工作。约翰因北京公司拒绝发放工资而辞职,并对上海某网球俱乐部提起仲裁申请,要求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后认为,约翰所持有的《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明确了约翰在中国境内的合法就业区域仅限于上海,而约翰却一直在北京地区工作,违反了关于就业区域工作的许可范围。因此,约翰属于非法就业,不受中国劳动法律法规保护,故对其要求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的请求不予支持。

  据北京市人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在京外籍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达到近百件,近年来呈现增长趋势。对此,官方建议用人单位在招用外籍劳动者时,应严格按照就业许可范围的规定安排其工作;外籍劳动者在中国就业的,也必须了解及遵守中国法律。

  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近五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今年截至6月底,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已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8万件,同比下降10%。(完)

【编辑:陆春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