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孜乡城白藏房:康巴藏区的“白珍珠”

2017年07月19日 11: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甘孜7月19日电 题:甘孜乡城白藏房:康巴藏区的“白珍珠”

  作者 岳依桐

  推开厚实的木门,宽敞的院子里晾晒着成片的小麦,两旁的棚子里养着猪、牛等牲畜,三层高的白色藏房静静伫立,以红黄为主色的窗框在白色的外墙上分外突出……2017年7月的一个清晨,阳光铺洒在这栋建筑上,折射出金黄的光芒。这里是45岁的洛绒协绕的家,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

  与洛绒协绕家一样,乡城县所有的居民都住在这样的白色藏房里。从山上往下俯瞰,一栋栋白色的藏房仿佛一颗颗被撒在山间的珍珠。普通藏房通常以朱红、米黄或者灰色为主色,白藏房正是因其独特的白色外观与疯装、桑披岭寺并称为“乡城三绝”。乡城县旅发委主任胡平健介绍,除了乡城,整个康巴藏区再也找不到第二个白藏房的聚集地。

  “白藏房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其色之‘白’并非用涂料粉刷而成,而是当地居民用乡城山上特有的阿嘎土拌水搅成白色土浆,盛于茶壶等器具里,从墙头慢慢浇下,直到墙变白。”胡平健说,这个过程并不是一次性的,每年传召节前后,当地居民都会浇一次墙,除了保持美观以外,最主要的是起到防雨渗透的作用。

  “一楼我们主要拿来堆放杂物,二楼是我们的起居室,三楼目前是空着的。”身穿黑色夹克的洛绒协绕带着记者走进了他的家,7月盛夏,藏房内仍然十分凉爽。沿着木质楼梯上到二楼,随处可见刻着精美纹饰的木柱,藏房不按照平方数来计算大小,而是依据柱子数量的多寡。“我家有35根柱子,这种规模供20个人居住不成问题。”洛绒协绕介绍,普通藏族居民家的柱子数量通常都在35根至40根之间。

  乡城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副局长热龚洛绒丹巴告诉记者,白藏房为土木结构,当地居民一般采用黏度较强、湿度适宜的山地棕壤土被用于夯筑墙体,使用年限可达上百年。“乡城土质结构好,夯起来的土墙很结实,居民每年对土墙的浇灌也起到了保养的作用。即使发生地震,相较其他普通藏房,白藏房也更加稳固。”热龚洛绒丹巴说。

  虽然使用年限很长,但是白藏房内并非一成不变。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随着乡城县大力发展光伏能源产业而悄然进入了大部分居民的家庭。“以前每次用热水都需要临时烧水,现在热水很够用了。”洛绒协绕笑着告诉记者。

  随着2013年稻城亚丁机场的正式通航,越来越多的游客到乡城游玩,独特的白藏房受到了喜爱。来自成都的游客王梓力表示,比起酒店,自己更愿意住在当地居民的白藏房内,感受民族风情。

  目前,洛绒协绕正在对自家的白藏房进行扩建和重新装修,他打算将三楼空闲的房间用来打造民宿供游客居住。“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能宣传我们乡城的文化。”这位康巴汉子指着二楼的一个房间告诉记者,“我要把这个房间打造成咖啡厅,满足更多游客的喜好。”(完)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