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生态农业风正“绿”帆悬 浙江青田绘兴农富民画卷

2017年07月19日 1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生态农业风正“绿”帆悬浙江青田绘兴农富民画卷
    中国田鱼村——龙现村 潘志强 摄

  中新网丽水7月19日电(见习记者 陈洁 实习生 饶雨蒙)“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农业,自古便占据着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当快速的工业化进程蚕食着宝贵的耕地,当舌尖上的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聚焦,社会对生态农业的呼唤越发迫切。

  浙东南大山里的青田县,以山为嶂,瓯水绕城,森林覆盖率达80.5%以上,“九山半水半分田”彰显寸土寸金之可贵,也为青田农业奠定了生态、循环的主基调。

  在青田县县长周和平看来,青田有着良好的生态农业基础,近年来,依托山区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和发展稻鱼、杨梅、茶叶主导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青田生态农业发展实际的路子。2016年,青田实现农业总产值12.52亿元,其中杨梅总产值超5.5亿元。鱼戏稻田,杨梅满林,茶海摇曳……这幅大山里的生态富民画卷愈发生动鲜活。

青田杨梅迎丰收。青田县农业局提供
青田杨梅迎丰收。青田县农业局提供

  循环共生 启迪生态智慧

  生态与循环如并蒂花开,相伴相生,为现代农业指明绿色、高效、共赢的方向。早在1300多年前,青田大山里的先民,便在稻田与鲤鱼的和谐共生中启迪生态循环的农业智慧。

  漫步在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红黑相间的田鱼,游弋于乡间稻田、房前屋后,“有塘就有水,有水则有鱼,田鱼当家禽”是这座山村的别样景致。

  “龙现村多梯田,且位于水源上游,一年四季水源充足,可以保证稻田中有10厘米左右的水深。”青田县农业局农作站站长吴敏芳介绍说。

  所谓稻鱼共生系统,即通过稻、鱼相互作用,鱼食杂草,又食稻飞虱等有害昆虫,其粪便还能肥田,水稻则为鱼遮阴,提供饵料。“这种共生系统下的生态养殖,不仅能提高效益,也能实现养殖的零污染。”吴敏芳表示,循环的智慧于方寸中尽显。

  据悉,自2005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来,循着“稻鱼共生、鱼米增效”的发展思路,青田狠抓稻鱼公共品牌建设,大力推广稻鱼共生标准化技术,积极实施稻鱼共生示范基地项目。目前该县稻鱼共生面积达4.3万亩,水稻平均亩产460公斤,田鱼平均亩产35公斤,部分高产示范基地已接近“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发展水平。

青田杨梅迎丰收。青田县农业局提供
青田杨梅迎丰收。青田县农业局提供

  安全防护网 严守舌尖上的品质

  又是一年一度的杨梅季,青田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杨梅商贩。果大匀称、肉质细腻、汁多爽口,优质的青田杨梅是无数食客的心头好。

  如果说循环共生折射着生态农业的智慧,那么品质则是依附于这场生态革命的绿色标签。漫山遍野的杨梅林,将青田坚持品质至上的生态农业准则体现得淋漓尽致。

  周和平介绍说,1999年起青田以杨梅为主导产业培育,到2017年杨梅面积达到11.6万亩,其中投产面积8万亩,从事杨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农民约8万多人,遍及青田32个乡镇。

  散户多,面积广,如何把好质量关?在青田,杨梅品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去年起,青田开展杨梅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专项行动,示范推广网室避雨、物理诱杀、合理用药、低温保鲜等四大技术,示范落实园地管理、矮化控梢、科学施肥、合理疏果等措施。

  今年,青田率先对75家杨梅规模生产主体开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工作,其中24家杨梅生产主体纳入追溯平台,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通过合格证查询从源头到市场全部信息。

  从基地规划到生产指导,从产品监管到营销服务,青田编织了一张全方位的质量安全防护网,为消费者餐桌上的“放心梅”保驾护航。

  农旅共舞 谱致富金曲

  生态农业收获的不仅仅是优质高产的农特产,更有沃野之上的绿意葱茏,美景如画。

  “生态农业的未来,和旅游密不可分。”据周和平介绍,青田积极推进农旅深度融合,挖掘农耕文化特色,把“资源禀赋”转化为“美丽经济”。

  自2013年以一片心形油菜花田走红,青田县小舟山乡小舟山村凭借万亩梯田,人气一直居高不下。

  去年,当地乡贤成立了三家公司,统一流转农田,集中打造油菜花庄园,以创4A级景区为目标,全面开发小舟山的旅游资源,实现了从卖粮食向卖风景、卖创意的转变。

  “我70多岁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来这里,从来没想到一块梯田能这么值钱。”和小舟山村的村民邹延海一样感慨万分的,还有青田县章村乡的村民。

  漫山油茶和满坡竹林交相辉映,体验传统山茶油榨油技艺,买上一桶绿色天然的山茶油,在章村乡油茶小镇,“浙南油库”的茶香魅力一览无遗。

  章村乡党委书记朱永康告诉记者,近年来章村乡依托油茶、毛竹等优势产业做好农旅文章,如今,油茶文化展示馆等拔地而起,发展起了一条“养生旅游”的独特蹊径。

  据悉,青田县积极撮合生态精品农业和全域旅游“联姻”,该县已累计建成25个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区点、25家示范性休闲家庭农场,年接待游客达42.2万人次,全年旅游收入近3000万元。

  以生态农业为窗口,大山里沉睡的绿色资源迎来一场井喷式的发展红利。勤劳踏实的青田农人,踏着绿色崛起的东风,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命题。(完)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