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疆兵团职工的“兄弟情”

2017年07月19日 10: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新疆兵团职工的“兄弟情”
    图为张道乾正在与少数民族职工一起在农田里干活。 李豪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19日电(吕羡林 李豪)“去年遭受雹灾,多亏了你的帮忙。今年你又帮我种植玉米……”1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六团职工张道乾在指导哈萨克族职工沙依拉更如何为玉米滴水滴肥时,沙依拉更感激地说。

  2003年,张道乾开垦了350亩荒地,种植玉米当年年收入6万多元。致富后,张道乾不仅想方设法帮助附近有困难的哈萨克族职工致富,还资助牧民孩子上学,打井种树,普及节水灌溉技术等。

图为张道乾正在为少数民族职工讲解玉米的情况。 李豪 摄
图为张道乾正在为少数民族职工讲解玉米的情况。 李豪 摄

  沙依拉更就是张道乾帮助的第一位少数民族职工。在他的帮助下,沙依拉更学会了种植管理玉米,用上了滴灌设施,并逐步摆脱贫困。

  “2016年7月,沙依拉更种植的60亩玉米遭受严重的冰雹灾害,已长到齐腰深的玉米被打成了光秃秃一片,整块地绝收。”张道乾说,帮技术、帮机力、帮农资,最重要的是帮信心。玉米绝收了,就得赶紧复播打瓜和油葵,从撒肥料,翻地,到播种,张道乾一直泡在沙依拉更的农田里,手把手地教。

  沙依拉更告诉记者:“张道乾还用自己的资产担保为我办理了贷款,助我度过难关。”“在当地,很多哈萨克族牧民的孩子上学都受过张道乾的资助。2014年,有三个牧民孩子考入大学,他一次拿出了26000元资助他们。”

图为张道乾正在与少数民族职工谈心。 李豪 摄
图为张道乾正在与少数民族职工谈心。 李豪 摄

  看到维吾尔族农民伊沙江种地的亩效益不足900元,张道乾就手把手地传授播种、苗期管理、水肥运筹等关键技术。张道乾告诉记者:“以前,伊沙江没有种植经验,肥料浪费很严重,一直亏损,现在他也装了滴灌,投入成本减少了,亩效益也提高了。”如今伊沙江靠着滴灌技术,通过土地流转在荒山边种了400亩地,每年净收入20余万元。

  2016年9月,当地很多玉米面临着滞销,张道乾连夜赶往昌吉、塔城等地,联系多家大型企业,为销售玉米谋出路。张道乾说:“我回来之后就一次性收购了12万亩的玉米,就近建厂,就近加工。当时,心里就想着运输成本降低了,当地农民的每亩地才能多收200块钱。”

  现如今,在新疆阿拉套山脚下的中哈边境沿线上,新疆兵团第五师八十六团牧民的种植技术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而张道乾也成为了当地牧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兄弟”。(完)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