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共享睡眠”未热先撤 追逐风口成“黄粱一梦”?

2017年07月17日 22: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共享睡眠”未热先撤追逐风口成“黄粱一梦”?
    资料图: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处“享睡空间”体验点。 王子涛 摄

  中新网上海7月17日电 (记者 郑莹莹)新近在中国内地引发关注的“共享经济新事物”——“共享睡眠”体验空间尚未完全走热,就已暂时“闭门谢客”,追逐风口会否成为“黄粱一梦”?

  受到关注的该“共享睡眠”体验空间名为“享睡空间”,中新网记者17日下午前去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处“享睡空间”体验点探访时,现场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告知,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要求,(该处体验点)已经撤掉了。至于是否重新开张、何时开张等消息,她均表示不知道。

  记者又联系其北京市场部,工作人员表示,因系统升级的原因,所有场地暂停使用;至于何时重新开放并不清楚具体时间。尽管该工作人员对于其全国场地数量表示不便透露,但“享睡空间”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均有设点,据媒体报道,7月15日,中关村中钢国际广场创业公社的一处“享睡空间”,大门紧闭,并未营业。

  中新网记者14日晚在上海探访时,该处体验点尚迎客,体验舱外观像“太空舱”,通过扫描门上的二维码舱门即可打开,提供“太空毯”、一次性床单、一次性枕巾等物品,暂时只对其所处写字楼的人员开放使用,基本计费标准为每分钟0.2元人民币,30分钟起。

  转隔几日,已暂“关门”,“共享睡眠”是噱头还是风口?

资料图: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处“享睡空间”体验点。 王子涛 摄
资料图: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处“享睡空间”体验点。 王子涛 摄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告诉中新网记者,现在共享很“时髦”,但不是每种“共享”都是有稳定、长期需求的,也不是每个套上“共享”的(新事物)都有创新点,还是要经过市场和社会的检验。

  他并认为,一些所谓“共享”属于昙花一现,“现在许多共享并不具创新意义,中国现在真正‘卡脖子’的是住和行的问题。”

  诸大建说,目前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以及一些办公空间的共享具有前景,“共享单车之所以火爆,与城市发展痛点、大多数人需求、科技创新含量是有关系的。”

  在他看来,从熟人间的分享,到依靠移动支付实现陌生人间的分享,共享经济的时代意义在于打破“一切都要追求拥有”,而变为“不求拥有,但求使用”。

  “共享经济在中国最火爆,为何?第一,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普遍比较大。第二,移动支付在中国火热,共享变得频繁、规模化。”此外,诸大建指出,共享经济的走热,还因中国政府对于新事物的包容性,比如:上海最早给滴滴快的颁发网络约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而面对备受争论的共享单车,上海官方表态支持,认为共享单车应当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助理教授孙金云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对一窝蜂地追求“共享”表示反对,“没有哪个模式是万能的,一定有适用和不适用的地方。”

  他认为,一个模式能否生存,有几条基本检验标准。首先,是否合法,“任何行业都有相应标准。共享睡眠的内容是睡眠,与宾馆酒店业结合在一起。现在共享睡眠扫个二维码就可以开门,而酒店得当面验明身份证才可以。宾馆酒店业的管理很严格,(共享睡眠)这个模式,说是共享,但共享不代表可以不遵守现有法律,还是需要符合行业基本准入条件,把手续都办齐了。”

  其次,他指出,要遵循商业基本逻辑,看看能否盈利,要考虑到能否给顾客创造价值,且顾客是否买单。孙金云认为,设计共享经济模式时,创业者必须看到顾客投入的总成本,不能只看到其财务直接成本,“顾客投入的总成本不仅是那点钱,麻不麻烦、方不方便、干不干净、安不安全,这都是顾客投入的成本。”(完)

【编辑:史建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