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大连獐子岛“大雪”节气捕海参

2016年12月07日 20: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通讯:大连獐子岛“大雪”节气捕海参
图为采捕现场。 宋伟 摄

  中新网大连12月7日电 题:大连獐子岛“大雪”节气迎冬捕

  中新网记者杨毅

  7日,农历“大雪”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随着冬日愈加深入,辽宁大连的海参捕捞也随之“复苏”,成为这一季里最受青睐的美食,并带火当地旅游业。

  31岁姜明全穿着厚厚的潜水服,戴着氧气面罩,正为捕参做着最后的准备。自幼在海岛边长大的他,已经有10年的捕捞经验。此时正值海参成熟的季节,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捕参的好时机。

  姜明全所在的獐子岛,在大连当地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海岛,位于北纬39度,长山群岛的最南端,距大连市区56海里。当地渔民素有冬捕的习俗,每到大雪节气,意味着仲冬时节的来临,渔家男人从小练就的潜水本领,此刻派上了用场,他们扎进十几米深的海底去捡海参。

  10时30分,伴随着威武雄浑、激荡胸怀的“长海号子”(当地集体劳动时的口号),姜明全和队友们乘坐采捕船陆续驶向獐子岛马牙滩海域。随着队长吴志伟一声令下,20名潜水员从玻璃钢船上纵身跃入十几米深的水下,十分钟的时间,他们纷纷带着满满一袋的海参浮出水面。

  姜明全告诉记者,未来一个月,他和同伴几乎每天都要重复相同的工作。尽管“碰海”艰苦且有一定危险,但他毫无怨言。“相比以前笨重的重潜,轻潜不仅轻巧灵活,每次出水的采捕量也提高好几倍。”对姜明全而言,产量富足也意味着收入丰厚。

  虽然“海底银行”物产丰富,然而刚出水的海参却并非照单全收。只见采捕船上的工作人员将海参直接倒入早已准备好的方形容器内,并现场进行分拣:合格的海参全部装进专业的分装器皿内;不足3两的海参,当场被放归大海,为的是保证野生海参的可持续发展。

  “恪守捕参老规矩,就是为了保证海参品质并延续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表示,冬捕开启之时,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严格苛刻的野生海参采捕加工过程,还有獐子岛这片海域背后的深厚底蕴和獐子岛人爱岛敢拼的精神面貌。

  大连人有冬季滋补海参的习俗,近年来,随着海参市场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吃海参滋补的习俗已经沿袭到大江南北。每逢“大雪”开捕日,肥美的海参也会吸引不少当地的市民前来现场采购。来自大连的市民于先生连续四年参加该活动,他告诉记者,自己不但亲身体验了獐子岛冬捕的传统文化,同时还目睹海参的生长环境、买到最新鲜的海参,十分有意义。

  海参的受宠,也让海岛渔民每年有数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当地官方亦围绕“开捕季”做起经济文章,纷纷推出以显著地域民俗特色为主的旅游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海岛旅游。

  在獐子岛悠久的渔猎文化与底蕴深厚的海岛民俗中,“大雪采捕”早已成为百姓生活中一脉相承的重要节日。嘹亮豪迈的长海号子、悠扬动听的民俗歌谣、乘风破浪的冬捕渔船、热气腾腾的煮参大灶,共同勾勒出獐子岛人收获时节喜悦欢腾的景象。(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