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孙中山与南京:肇建共和憾仓促,毕生凝梦归金陵

2016年11月04日 14: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孙中山与南京:肇建共和憾仓促,毕生凝梦归金陵
图为10月2日,民众在南京中山陵谒陵。(资料图片)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中新社南京11月4日电 题:孙中山与南京:肇建共和憾仓促,毕生凝梦归金陵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清秋冷雨,巍巍钟山。依山凿建的南京中山陵,云雾盘绕中更显静谧,气势磅礴。中国肇建共和者孙中山,在此奉安长眠。

  记者日前探访,有人雨中谒陵。穿越博爱坊至祭堂,共需392级步,是为代表当时全国“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而设。

  中山先生临终前,叮嘱要归葬金陵山林绿水间。“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这或许是为了警醒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纪念馆研究部主任卢立菊感慨道。

  中山书院在中山陵东侧密林中。卢立菊此地守馆12年。

  她突然问起:“你知道他平生最喜爱题写的字是什么吗?正如陵门上先生手书——‘博爱’、‘天下为公’。这样的文字衬饰,才最能体现先生的家国情怀。”

  1925年3月12日,传奇一生的孙中山,因肝疾在北京停止了心跳。1929年6月1日,其灵榇由北京奉移至南京紫金山安葬,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场面宏大、规模空前。

  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泛黄档案中,记者查到当年国民政府“奉安实纪”。

  实纪历程曰,6月1日那天,南京城万人空巷。为迎榇修建的12公里迎榇大道(后改为“中山路”)上,数十万众恭候送灵。送殡队伍共10列。陵园内,盖有彩色牌楼,广场旗杆降半旗致哀。9时30分,由孔祥熙等迎榇专员率10名杠夫恭移上杠,9时45分起杠。至12时整,安葬完毕。宋庆龄率孙科夫妇、戴恩赛夫妇等人,将墓门锁上,奉安礼成。

  纵观孙中山59年人生脉络,数十载革命足迹踏遍世界,在南京唯有短暂的92天。是怎样的情结,让他寄此生归宿于古城金陵?

  在南京长江路292号的“总统府”,或许隐藏着历史的答案。

  1912年的元旦,衣冠齐整、意气风发的孙中山,乘马车第一次进入“总统府”。为立开元之意,赶在这一天的夜间,孙中山在众人簇拥下走到国民政府礼堂,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千年封建帝制走到终点。

  当年临时大总统办公室“西花厅”,还一如旧时模样。西式跨肩小楼黄墙圆拱,似“弩机”待发。办公室仅十平米见方,摆设非常简单。桌上置电话、灯、笔筒,墙上挂“奋斗”二字。

  “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国家尚未统一,万事新兴待举,孙中山职务、工作都与“临时”难脱关系。

  袁世凯北京兵变定都之争,财政捉襟见肘,内外形势交困,种种急迫问题诸置眼前。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郭必强以一例说明孙中山的处境。当时黄兴部队已做好北伐准备,当黄兴前去探查,发现堂堂财政部只有区区十块钱,连工资都发不出,何谈打仗?孙中山随后将中国银行变成国家中央银行,为短期筹款做了很大努力。

  郭必强在2011年发现的700余件南京临时政府遗存珍档,从侧面可体味出,这个新生国家一“开张”,便如“陀螺”般高速运转。

  南北议和、处理印尼华侨受迫害事件、禁烟戒毒……孙中山夜以继日地工作,仅郭必强发现的总统府电报房来电(1911年12月14日至1912年4月7日),就从1号编续至554号。这些电报,早在总统宣誓前就开始了运作。

  实际上,从1912年元旦宣誓就职,到4月1日宣布解职、4月3日离开南京,孙中山已是心力交瘁。

  “迫于国内形势,他在2月辞任大总统后,并没有立即离开总统府,直到袁世凯对革命成果有所承认,才转身离去。我认为,这是他肇建共和的初心和坚守。”郭必强说。

  时至今日,孙中山后人孙必达、孙穗芳等,不约而同地对南京抱有“孙氏”情结,时常前来谒陵。

  在他们眼中,先辈在南京的92天,是理想得到实现的92天。辛亥革命,既是先辈毕生事业的巅峰,也是一生最大的遗憾。南京,则是这一切的见证——是他梦想终偿的短暂释怀,也是遗志未竟的记忆凝结。

  “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回顾这段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中对南京的谆谆期盼与宏愿,放眼百年之后,已化为现实。历经奋斗,六朝古都正散发着现代都市的活力。

  今天站在南京城的中轴线上,中山路是城市中心干道,中山标志融入城市“血液”。矗立在“心脏”新街口的孙中山立像,供南来北往的人们永久瞻仰,也时刻惕励着后人。(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