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核司令”程开甲走了

2018年11月21日 22: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101岁“中国核司令”程开甲逝世 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1月21日电 题:中国“核司令”程开甲走了

  作者 郭超凯

  晨风瑟瑟,雾霭沉沉。21日上午,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外的人流排成了长龙。

  人们将白纸花别在衣襟上,肃容列队,前来悼念“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开甲。礼堂内,程开甲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中,面容安详。

  11月17日,程开甲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8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专程赶来送程开甲最后一程。“中国核试验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和程院士的贡献完全分不开,我们都是在他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杨裕生眼泛泪光。

  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之一,程开甲的一生与核试验分不开,他也因此被人称为中国“核司令”。

  1946年,程开甲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求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M·玻恩。四年后,他婉拒了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了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中国,开启了报效祖国的漫长征程。

  1960年,一纸调令将程开甲调入中国核武器研究所。为了国家需要,程开甲毅然奔赴罗布泊,在条件艰苦的西北大漠开启了中国核武器研究。自此程开甲隐姓埋名,在学术界销声匿迹20多年。

  彼时,因中国发展核武器的需要,钱三强亲自“点将”,让程开甲牵头负责核武器试验工作。核物理学家吕敏被选中担任程开甲的助手,负责协助他开展工作。“当时我们的技术和试验条件几乎都是空白,大家也不太懂核试验具体怎么操作。”吕敏向记者回忆,在程开甲的带领下,众人参考国外核试验的案例,在全国范围内联系了100多家单位,寻找核试验所需的人才和仪器装备,为后来的核武器试验成功奠定了基础。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程开甲带领团队研制的1700多台(套)仪器全部拿到测试数据。有关资料记载,法国第一次核试验没拿到任何数据,美国、英国、苏联第一次核试验只拿到很少一部分数据,而中国首次核试验中97%的测试仪器记录数据完整、准确。这其中,程开甲功不可没。

  在罗布泊2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中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程开甲参与组织了包括中国首次原子弹、首次氢弹、首次两弹结合试验和首次地下核试验在内的各种类型核试验30多次。每次核试验任务,他都会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去检查指导技术工作,多次进入地下核试验爆后现场,爬进测试廊道、测试间,甚至最危险的爆心。

  自从加入中国核武器研究,程开甲再未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但他却参与缔造了一个核试验基地,成为中国核事业人才的摇篮之一。该基地曾先后走出了10位院士、几十位技术将军,获得2000多项科技成果奖,许多成果填补了中国的空白。

  程开甲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1999年,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4年,国务院为他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7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他“八一勋章”。

  对于这些崇高的荣誉,淡泊名利的程开甲有自己的诠释,他最有名的那句话是:“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

  一句肺腑之言,一生为国铸盾,映照百年风云。程开甲院士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斯人已逝,但其爱国奉献的精神依然会感召后辈。(完)

【编辑:叶攀】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