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刘仕诚:在路上——二十五载回顾与展望

2015年08月19日 16: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作者:刘仕诚  美国《中外论坛》发行人

  1990年深秋的一天,一支来自上海的代表团访问美国,由时任市长朱镕基带队,代表团成员中包括汪道涵。汪道涵是著名社会活动家,后来为海峡两岸关系改善做出过重要贡献。汪道涵与我在上世纪80年代相识,他的远见与修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实为值得尊敬之人。当年的访问,他随团第一站落脚在纽约,于是约我在联合国附近的宾馆会面。

  谈话中,汪先生建议我做些具体工作,来增进中美两国以及海峡两岸之间的相互了解。当时我们达成共识,从我的专业角度讲,最可行的办法是创立一个文化相关的项目,为中美、两岸人士观点的交流提供管道。而想要建立这种联系,首先需要受众,美国方面最直接的人选便是旅美华人。汪先生认为,新、老两代移民应成为两国联系的桥梁,也应该是这一项目的目标受众。

  此番会面后我深受启发,心中已酝酿出一些想法。然而最终下定决心,还是随后的一次上海之行。同年12月,我前往上海与汪先生进行了一次长谈。记得当时我们在锦江饭店共进午餐,餐叙快结束时,汪先生提议我办一本刊物,用中文出版,面向海内外华人。刊物的具体形式他没有指明,是我在回美国后自行确定的,前后花了约一个月时间。

  在咨询过中美两国多位媒体人后,我心里有了些底,开始尝试注册公司、筹备创刊所需的一切。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由于希望刊物尽早面市,我自己先投入了一部分资金,在美国注册公司并支撑公司的早期运作。当年正值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初期,我认为抓住这个时机至关重要。

  当时,我邀请原《文汇报》主任编辑、资深媒体人赵铁峰先生担任刊物总编辑,全权负责编辑事务。编辑部就定在上海,为方便赵先生工作,上海也是当时中国对外开放的重镇。很快,办公室的选址获得批准,位于南昌路,成为第一间境外媒体在华的编辑部。1991年1月开始运营,《中外论坛》杂志也于当月顺利出刊。

  编辑部起初有3位成员,组稿和编辑工作在上海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则在纽约进行。中国对于境外出版物的监管十分严格,出版成刊必须在境外完成,而刊物在中国大陆的发行,则由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代理。于是,《中外论坛》在中国便由该机构代理发行,在美国及其他地区则以订阅发行为主。

  1993年,一次历史性的会晤在新加坡举行。汪道涵与辜振甫先生首次聚首,共议海峡两岸合作交流之大事。《中外论坛》特地邀请媒体人阮次山先生亲赴现场,对会谈进行全面报道,后来,这些第一手资料被海峡两岸众多媒体反复转载。《中外论坛》这本新杂志也在那一年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汪辜会谈”报道大获成功后,杂志又注意到另一则新闻故事,这次涉及中国的国宝级文物。一篇有关两千箱明朝瓷器的发现过程的报道发表于当年第五期杂志上,同样被大量媒体转载,引起不小的轰动。日本共同通信社不仅翻译转载,还特地派记者前往南京故宫博物院采访,发表了后续报道。这批文物是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文物南迁过程中未及时转移走的,暂放在南京下关码头仓库,后在夫子庙朝天宫尘封44年,才重见天日。这篇独家报道涉及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不仅让读者开阔眼界,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防止不法之徒将文物私自转卖。那一轮报道过后,余波不断,人们开始重议中国海外文物回流的话题。

  从创刊伊始,《中外论坛》就致力于提供言论平台,将不同观点呈现给读者。尤其面对争议性问题和人物,更是力求集合多方意见,防止以偏概全。因此,杂志不持任何立场,也没有社论,而是邀请各种背景的作家、学者撰写专栏,各抒己见。比如,贾平凹的小说《废都》在90年代发表之初即被列为禁书,曾引发文学界一场论争,《中外论坛》将支持者与反对者的意见都予以刊登。十几年后该书解禁,回看当年据理力争、针锋相对的文字,十分珍贵。又如,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海内外学者就“香港未来向何处去”的话题展开讨论,结合自身经验提出社会治理的建议,虽然立场不尽相同,但提供了多样且富有理性的思路,大有参考价值。

  上世纪90年代末,杂志经历过一次重要调整:编辑部由上海移至美国旧金山,总编辑由王性初接任。当时,中国读者对国外特别是美国的兴趣日渐浓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又一次成为全球焦点,人们对这里的社会人文风貌充满好奇。于是我们决定调整编辑重心,为读者提供更多来自美国的资讯与观点。当时,来自上海的杨华导演正好常驻旧金山,我知道杨先生人脉甚广,便邀请他参与杂志的组稿工作。加之北美地区3个华文作家协会的协助,《中外论坛》的稿源日渐丰富,刘荒田、阮次山、姜敬宽、喻丽清、傅依杰、罗自平以及刘开平等知名作家都曾定期为杂志撰稿,文采斐然,为杂志增添了斑斓色彩。

  2001年,首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中国南京举行,全球100余家媒体出席,《中外论坛》作为创始成员,参与其中。彼时,杂志创刊已逾10载,自认肩负弘扬华语文学之使命,于是提议定期举办会议,召集全球华语传媒共聚一堂、相互交流。于是,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形式被固定下来,每两年一届,如今已成功举办7届。通过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杂志得以与北美地区以外的媒体交流,结识更多华文作家,也有幸收到来自澳洲、欧洲等更多地区的稿件,视野进一步开阔,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进入新千年,互联网技术发展,改变了资讯传播方式,传统媒体开始思考应对之道。《中外论坛》认为,应注重提升内容品质,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以实力应万变。于是,杂志决定增加文化类内容,在原有两大重心——时事评论与文学的基础上拓展新领域,使杂志内容更有深度,也更具吸引力。

  首先增添的内容是音乐与表演艺术,以介绍欧洲音乐节文化为主。我本人曾在2001至2010年间,连续10年参加拜罗伊特音乐节,观察这个德国小城音乐节的发展变化,每次都将见闻略略书写,于杂志发表,希望可以抛砖引玉。随后,杂志又陆续刊登过威尔第音乐节、莫扎特音乐节以及歌剧等相关文章,供音乐爱好者分享、讨论。

  音乐之外,杂志还着重向作者约视觉艺术、生活方式类稿件,进一步充实内容,以飨各年龄层读者。经过几年实践,杂志积累了一定反馈数据,决定将新增内容整合,以固定栏目的形式将其常态化。在2011年首期,我们推出了“八零风采”与“学术园地”两个新栏目,分别登载“八零后”作者作品以及高校文学类论文。

  两个新栏目提供了两种全新的视角。一方面,彼时,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作者成为文坛新生力量,将他们对社会变革与自身情感世界的思考写成文字,通过网络抒发出来。社会开始关注这一年龄段群体的生存状态,甚至开始以年代为线索,总结各种时代背景造就的群体个性。于是便有了“八零后”、“九零后”等称谓,一时成为社会热门话题,而后这些称谓更是演变为专有名词。《中外论坛》也注意到各年龄层创作群体的共性,尤其是中国大陆的“八零后”一代,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多为独生子女,性格鲜明,敢于表达独立观点。我们决定提供一个平台,让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八零后”的观点不但为其他年龄层所好奇,也将吸引更多同年龄读者的关注。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只邀请作家撰文还不够,有文学创作,就要有对创作的分析,对创作者的深入了解。于是,杂志与暨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将文学类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出来,供学术界讨论,也让作家从另一侧面了解自身。目前,杂志已登载学术文章超过150篇,涉及作家作品分析、地区文学特点分析以及文学史研究等题材。

  内容调整的同时,我们也开始评估杂志数字化的可行性。当电子阅读逐渐成为人们主要阅读方式,纸质媒体纷纷调整战略,推出网站和电子版,力求留住读者、吸引新用户。《中外论坛》也认为此举势在必行,互联网的传播效果好、反馈快,是推广杂志、积累读者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决定创建官方网站,用来呈现杂志内容、发表更多作品并发布资讯,还建立过期刊物数据库,方便读者查询过往20年的内容。网站建好后,纸质杂志将依旧出版,满足忠实读者及高校图书馆的收藏、库存需求。印数将削减三分之一,主要以订阅形式发行。

  2010年,我们开始与网站设计公司洽谈,筹建“中外论坛网”。最终,总部位于北京的和君设计公司成为我们的合作方,于当年夏天开始进行视觉设计与程序编写。我们对网站的要求很简单:栏目、导航清晰,设计简洁,主基调为绿色,风格趋向中国传统文化。

  3个月后,网站主体结构设计完成,又经过了资料上传和整体调试,最终于2011年初正式上线。网站上线后,后台更新工作仍在进行。以往出版过的百余期杂志这时已被扫描好,等待上传至数据库,供用户下载。

  数字化初期,中外论坛网的主要功能是内容平台,与广大网友奇文共享,获得更大曝光度。然而想要进一步发展,则需要寻求新业务方向。通过经营网站,我们确实接触到一些合作项目,尤其在中美文化交流方面。

  以往的中美民间互动,多以访问考察为主。《中外论坛》就曾多次促成中美作家互访:2000年,我们曾多方联络,赞助四位中国作家协会成员顺利访美,与北美地区华文作家进行座谈,到旧金山、洛杉矶、纽约等地采风;2004年与2008年,我们还协办了北美华文作家协会在旧金山及多伦多举办的代表大会。

  近几年,中美两国交流不但频密,还向更深更广层面发展,企业管理者、学者甚至政府工作人员都希望与对方有深度合作。对此,《中外论坛》乐见其成,并尽可能出力,特别在传媒出版领域,利用常年积累的媒体、学术资源,促成有益于社会的优质项目。比如,2014年以来,美国教育出版公司GBA Global一直在寻求合作伙伴,希望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其刊物《美国校园》。在我们的协助下,该公司如愿找到中方出版商,并希望与中外论坛网合作,推出刊物的中文网站。

  当下,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创意层出不穷,由社交媒体的兴旺便可见一斑。传统出版企业再次面临挑战,多数媒体选择跟随潮流转型,向多平台发展。《中外论坛》也在实践这种转变,未来会整合内容,投放在多种平台,包括社交媒体。不过,纸质杂志内容依然是我们的编辑重心。网络空间的内容往往被快速消费,虽经历短暂璀璨,却转瞬逝去,而沉淀于纸面的文学和思想,将长存于世。

【编辑:谢萍】

>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