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菲律宾杂交水稻大王、知名侨领林育庆:“我是穿西装的农民”

2019年06月16日 18: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电 题:菲律宾杂交水稻大王、知名侨领林育庆:“我是穿西装的农民”

  中新社记者 冉文娟

3月26日,菲华商联总会新任理事长林育庆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专访表示,在菲中关系发展、菲律宾经济突飞猛进的新形势下,商总新理事会将推动菲华业界积极捕捉菲中合作先机,努力融合老侨、新侨,积极引导中资、华资投向对菲中都有利的产业。<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关向东 摄
资料图:菲华商联总会新任理事长林育庆。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摄

  林育庆是菲律宾知名华人企业家、也是菲律宾规模最大的侨团组织——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但在自我介绍时,他常说:“我是穿着西装的农民”。

  林育庆祖籍福建泉州,1951年出生于菲律宾马尼拉,25岁开时始接管家族企业,并将企业越做越大。20多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林育庆了解到杂交水稻的优势,此前从不关心米价的他开始潜心农业,与“一粒种子”结缘。

  “菲律宾人口增长很快,当时仍需进口大米,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林育庆回忆,最初进行试验时,他请教了研究杂交水稻的权威人士,却被“泼了冷水”,被告知杂交水稻只能在温带和亚热带才能成功种植,而地处热带的菲律宾并不适合。

  林育庆并未气馁。“我了解到中国通过杂交水稻技术解决了人们‘吃不饱饭’的难题,也听说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于是决定到中国取经。”在朋友介绍下,1998年初林育庆在中国拜访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请教如何让杂交水稻在菲律宾落地。

  此后不久,林育庆团队从中国精心挑选的杂交水稻品种开始在菲律宾试种,但最初的研究并不如人愿。由于气候和土壤不同,这些种子的生长周期从120天缩短至90天,产量低下,问题很多。在外界并不看好的情况下,团队成员经过3年多的反复创新试验,终于在2001年年初推出了菲律宾首个热带杂交水稻品种“西岭8号”。这一品种也得到袁隆平的肯定,他称:“‘西岭8号’是适合热带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的先锋杂交稻。”

  林育庆非常珍视与袁隆平的情谊,手机中一直珍藏着两人合影以及袁隆平赠予的手迹“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他说:“是袁老师一直在激励着我前行。”

  随着菲律宾农民对于杂交水稻优势的认识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也大幅增长。菲律宾400万公顷的耕地中,超过1/10种植着杂交水稻。林育庆团队培育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一粒种子可以繁荣一个国家。”林育庆说,水稻产量的提高让菲律宾农民挣的钱更多了,日子越过越好。“他们中更多人穿得起体面的西装。”

  现而今,林育庆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品种不仅保障了菲律宾粮食安全,还推广到印尼、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效果不俗。也因为在农业领域的贡献,林育庆曾被菲律宾政府授予“杰出农业商人奖”。

  今年3月,林育庆被推举为菲华商联总会新一任理事长。这个创立于1954年的华商组织有全菲170个华侨华人社团加盟,对菲律宾的发展贡献颇多。

  “中国是我的‘生父’,菲律宾是我的‘养父’”,林育庆说,推动菲中友好与合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菲华商联总会将一如既往努力推动菲中民间交流,增强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两国关系更大发展。(完)

【编辑:姜贞宇】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