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西30年越南小吃店见证归侨生活渐红火

2018年06月10日 16: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柳州6月10日电 题:广西30年越南小吃店见证归侨生活渐红火

  作者 林馨

  时下,中国民众通过一部手机,就能付款、购物、预定外卖。这些改变,是越南归侨庞国琴做梦也想不到的,他将这些“新花样”也融入自己经营了30年的越南卷粉店里。

  今年65岁的庞国琴和妻子黄春梅,在广西柳州市柳北区胜利小区开设一家越南卷粉店。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家老店也“触电”互联网。如今,店里已开通时下最流行的移动支付功能,并在互联网外卖平台上线,使得食客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手机预订这一风味小吃。

  6月10日,庞国琴制作越南卷粉。<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林馨 摄

6月10日,庞国琴制作越南卷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

  6月10日,记者来到庞国琴的卷粉店,远远就看到三五食客在此等候。一些熟客和庞国琴打招呼道:“庞叔,来两条卷粉,用手机付款。”不时,庞国琴的手机接二连三地响起,食客在网上预定的卷粉外卖订单也纷至沓来。

  “当初怎么也想不到,在互联网平台能购买到各种越南特色小吃,民众出门也不用带钱包,一台手机就能完成支付。”庞国琴回忆起归国40年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禁感慨。

  据庞国琴回忆,1978年,他和妻子随着众多难侨从越南回到中国谋生。“那时候广西到处都是农村。”庞国琴说。

  回到中国后,庞国琴被安置在柳州市华侨化纤纺织厂上班。在此期间,庞国琴舍不得放弃自己在越南跟父辈学过的手艺,并寻思着创业开一间越南卷粉店。

  1987年,庞国琴和妻子在柳州市华侨化纤纺织厂的路边搭起棚子,摆起越南卷粉摊。那时,庞国琴一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只得一边工作,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帮妻子打理店铺,增加家庭收入。2003年,庞国琴所在单位改制,其无奈下岗,只得全身心投入到卷粉店中。

  回忆起开店初期的困难,庞国琴仍历历在目。“刚开店时,为了研究适合当地食客口味的卷粉,连续三个月每天吃卷粉,吃到我看见卷粉都害怕。”后来,庞国琴通过询问不同食客意见,不断改良卷粉里的调料配方。

  现在,慕名前来的食客越来越多,庞国琴的卷粉生意蒸蒸日上。他新租下一间60平方米的门面,将原来的无名小店正式命名为“庞叔正宗老牌越南卷粉”。

  日渐红火的越南卷粉生意,让庞国琴一家过上了有房有车的生活。“家里有两辆小汽车,每年会抽出时间,一家人去自驾旅游。”庞国琴说。

  此外,通过当地政府危旧房改造项目,庞国琴一家即将搬进100多平方米的崭新安置房居住。“现在的生活越过越好,那些在美国、加拿大的亲戚都羡慕我们。”庞国琴感叹着。

  庞国琴夫妻俩的生活,是广西众多归难侨生活的缩影。广西是归难侨安置大省,全区共安置来自印尼、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的归侨20万多人,仅越南归侨就有10多万人。

  如今,广西政府鼓励归侨侨眷深度挖掘东南亚美食,利用归侨资源发展旅游业。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武鸣华侨农场)、北海侨港镇、来宾高新区华侨农场均能品尝到正宗的东南亚风味小吃。这些小吃也见证着归侨侨眷们日渐红火的生活。(完)

【编辑:李霈韵】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