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加拿大逾百万人说汉语 中文教育任重道远

2017年08月06日 14: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多伦多8月5日电 题:加拿大逾百万人说汉语 中文教育任重道远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多伦多一间商场里,6岁的华裔男孩安迪与父亲谈论着一件衣服的价钱。爸爸说着带中国东北腔的普通话,安迪却只用英文对答。

  这样的情形在这里的华人家庭中并不鲜见。

当地时间8月5日,由加拿大华文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中文教学研讨会在多伦多举行。图为与会者专注听会。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余瑞冬 摄
当地时间8月5日,由加拿大华文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中文教学研讨会在多伦多举行。图为与会者专注听会。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加拿大联邦统计局8月初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至2016年,在这个有3515万人口的国家,有近130万人在家使用汉语。其中,说普通话者达64.1万,首次超过说粤语的近59.8万人。

  对学者们而言,在这个移民国家,语言的延续和变迁颇具代表性,亦值得研究。

  当地时间8月5日,由加拿大华文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中文教学研讨会在多伦多大学一座教学楼内举行。

  “今年研讨主题的一个特点,是关注怎么把中华文化融入中文教学中,”加拿大华文教育学会会长任燕红对记者介绍说。

  来自加拿大、美国和中国的约100名华文教育工作者及专家参加这次研讨。论题包括中文教育与教学法研究、中华文化与语言的融合、移民社会双语并进课程、国际华文教学管理模式、网络资源开发的针对性等。

  暨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中心主任、华文学院副院长曾毅平认为,华语教学应因地制宜,教学理念、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育风格等,都要适应当地的自然、人文、语言生态。“华文教育的本土化,就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

当地时间8月5日,由加拿大华文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中文教学研讨会在多伦多举行。图为有30年中文教学经验的怀雅逊大学教授司徒祥文(John Edward Stowe,右一)参与研讨会。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余瑞冬 摄
当地时间8月5日,由加拿大华文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中文教学研讨会在多伦多举行。图为有30年中文教学经验的怀雅逊大学教授司徒祥文(John Edward Stowe,右一)参与研讨会。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怀雅逊大学教授司徒祥文(JohnEdwardStowe)虽是“洋面孔”,却已先后在美国和加拿大教了30年的中文。他留意到,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陈学超已在研讨会上提到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这一概念。

  曾翻译贾平凹短篇小说的司徒祥文说,现在自己的学生中,有越来越多非华裔孩子在学习中文,中文教育的机遇“当然会越来越多”。

  与同事从加拿大东部哈里法克斯连续驱车近20小时赶到多伦多参会的夏城华语学校校长申锦瑜说,加拿大讲中文的人口不断增长,“对于做中文教育的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当然压力也很大”。

  申锦瑜在24年前参与创办了自己所在城市的中文学校。他说,与多伦多、温哥华等一些华人聚居的大城市不同,在很多中小城市,中文教育尚未纳入当地官方教育体系,因而中文学校的运转更多地要靠华人社区去解决。中文教学仍面临着如何更好地扎根、结果的问题。

  官方的统计数字也令任燕红感到开心。但她认为,怎样把中文教好是今后的问题。

  “多伦多不缺中文师资,但缺适合的课件、教材,”任燕红说,“同时,当地政府对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要进一步提高。”

  她希望,借助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开发适合本地教学的教材、课件,并提高师资水平,让华文教育更上一层楼。

  在这次研讨会中,包括司徒祥文在内的几位参会者都关注了利用影视片等提高中文教学效果的话题。令任燕红赞许的是,还有参会者探讨如何利用合适的电脑输入法克服汉字“难学难用”的问题。

  但司徒祥文直言,中文教学中一大问题是,教中文的老师不见得了解当地的学生,不了解对方的行为、看法。“语言不仅仅是语言,而是文化,”他说,“这一点值得思考。”

  司徒祥文对记者说,海外中文教育虽存在所谓“文化差异”的问题,但“作为专家,如果不去了解对方,是不能接受的。”(完)

【编辑:李卿】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