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港媒:中美贸易摩擦不能改变合作互利主流

2014年07月31日 10: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7月31日电 今年6月3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香港《大公报》31日文章表示。中美经贸摩擦难能避免,正因如此,两国政府应该在不断成熟的中美经济关系中找到比较理性、成熟的处理办法,解决问题,避免贸易战或货币战的发生,维持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文章摘编如下:

  显然,美国此次对中国产轮胎发起“双反”调查是前些年轮胎“特保案”的延续。实际上,无论是前些年的轮胎“特保案”还是这一次的“双反”调查都带有很大程度的贸易保护主义特征。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总体呈价格下降趋势,轮胎的主要原材料──天然橡胶价格也出现大幅下降,因而导致中国出口轮胎价格有所下调,其他国家轮胎价格也同样出现下降趋势,因此,不顾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单纯指责中国“倾销”轮胎显然有悖于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客观事实。

  美国海关数据也可以证明,美国限制了从中国的轮胎进口,但是却从泰国等5个国家和地区大幅增长了轮胎进口,填补了中国退出的市场空白。事实说明,中国轮胎并未给美国产业和就业造成太大冲击。因而,有理由认为,美国此次调查是针对中国企业的超正常的贸易保护主义之举。

  任何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之间产生摩擦是经济关系当中的正常现象。即便在外交关系亲密的国家之间也难免发生贸易上的磕磕碰碰,战后经济发展过程中,美欧之间、美日之间都有过贸易摩擦的历史。

  本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突出变化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成为不可逆转的重要趋势,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使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明显提升,不仅改变了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还对国际经济格局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

  有预测认为,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30年赶上或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提出重返亚太的主要考虑之一就是在亚太地区制衡中国。中美贸易摩擦近年不断上升的势头反映出美国在争取得到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同时,通过规则修改,机制重构等多种手段延缓中国崛起的步伐。

  众所周知,中美两国建交初期,贸易额只有24.5亿美元,到2013年两国的贸易额已经是5210亿美元,中美两国早已互为主要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0余年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尤其是本次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贸易增长乏力,但美国对华商品出口迅速增长。

  从投资领域看,截至2013年底,中美双向投资累计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美经贸作为两国关系中的“助推器”发挥着重要作用。中美经济合作不仅让两国人民受益,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目前,两国都在进行本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可以通过引进和借鉴美国的技术和工艺加快本国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而美国可以从中国不断从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的转变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可以在中国不断深入的改革中获得好处。

  从历史和现实看,美国历来具有“整老二”的特质。如日美经贸摩擦从牛肉到汽车,从大米到电器,基本贯穿日本经济高增长过程。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之后超过日本,全球第二,从今后趋势看,美国无论从全球战略考虑,还是从维持自身全球霸主着眼,都将在经济、安全等各个领域打压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经贸摩擦难能避免。

  正因如此,两国政府应该在不断成熟的中美经济关系中找到比较理性、成熟的处理办法,通过现有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商贸联委会等渠道,解决问题,避免贸易战或货币战的发生,维持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姜跃春)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