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造人才工作新“坐标”,习近平以新思路赋能“第一资源”

打造人才工作新“坐标”,习近平以新思路赋能“第一资源”

2021年09月29日 2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来源:央视网

  (近观中国)打造人才工作新“坐标”,习近平以新思路赋能“第一资源”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梁晓辉)人才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资源”,人才工作长期以来也是中共治国理政中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时隔11年,一场由中共中央举行的人才工作领域高规格会议再次召开——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此间分析指出,透过这次会议可看出,站在中共百年新起点上,习近平正以新思路打造人才工作新“坐标”,以赋能“第一资源”。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习近平在会上如此强调。

  两个“更加”,折射出中共对于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最新判断。当下的中国,无论是科技发展、产业升级,还是抗击疫情、疫苗研发,人才所起的引领作用都更加突出。而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大处着眼,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新时期,人才工作要有新的思路。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站在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对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这“一个中心和一个高地”,迅速被外界视为中国人才资源发展新的“坐标”。而观察认为,在执政党的谋划中,这一全新战略部署,既是空间的概念,也是时间的概念。

  空间上说,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

  时间上看,到2025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习近平如此强调。不难看出,中共在新时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清晰思路——以世界一流的环境,聚拢世界一流的人才。正如有评论所说:放眼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之时,中国应当也必须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历史地看,加快建设“一个中心和一个高地”,也是中共“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观的延续和最新落地。

  在百年历史上,中共始终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尤其是在十八大后,中共一边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一边总结经验,形成对中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相关规律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被习近平总结为8个“坚持”,包括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习近平认为,这是执政党对中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在此基础上,立志于“中心”,对标于“高地”,习近平还从成长梯队等方面作出系统谋划,提出新时期关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思路。

  其中,进一步为人才“放权、松绑”的信息不断释出。如提出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人才静心做学问,“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等。这些举措“想方设法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被认为是对当下人才发展面临实际问题的再次回应。

  同时,一些重点领域的人才建设,也被习近平摆到突出位置。他再次强调,要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并提出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这些重点领域,既包含自然科学,也包含人文社科,显示出新时期人才培养针对性、综合性、统筹性特点。

  在专家看来,这样的“既专又通”,也是中国新时期所需人才的特点之一。如在战略科学家的培养上,习近平就强调要具有“跨学科”理解能力,成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这次会议显示出,新时期,我们对于人才工作的战略、目标、思路、举措都是清晰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指出,在面向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人才工作已经起好步,“第一资源”的优势将得到更好发挥。(完)

【编辑:苏亦瑜】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