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以“实”应变,习近平倡金砖“因时而变”

以“实”应变,习近平倡金砖“因时而变”

2021年09月10日 16:2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近观中国)以“实”应变,习近平倡金砖“因时而变”

  中新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以“实”应变,习近平倡金砖“因时而变”

  作者 钟三屏

  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面对诸多紧迫艰巨挑战,是否改变、如何改变成为各国、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面临的共同课题。

  9日晚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展示了一种解题思路——“因时而变”,以“实”应变。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是源自中国古人的智慧。习近平在讲话中引述了这句话,强调在推进金砖合作的道路上,要顺应时代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在全球各类多边合作机制中,作为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发力发声重要平台的金砖对话机制备受关注。从最初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被提出,到成为一个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量超过24%的国际多边合作机制,虽然外界对金砖一直存在某种“唱衰”之声,但建立开发银行、建立应急储备安排、建立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和科技创新合作框架……金砖合作15年来一直由“实”出发,向“实”而进。

  当下,面对疫情、大国博弈、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等不少内外部压力,国际上又出现对金砖“含金量”的讨论甚至质疑,金砖应如何“因时而变”?

  习近平的讲话,充分体现一个“实”字。

  针对全球疫苗供应缺口和“抗疫鸿沟”,中方宣布在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基础上,年内将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特别提到要在疫苗联合研发、合作生产、标准互认等领域开展合作,以“务实”举措助力全球抗疫。

  着眼互利共赢和多边合作,从《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2025》《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协定》,到《金砖国家反恐行动计划》,对于机制内重要合作框架中方重点提及要做好“落实”,落到“实处”。

  展望未来,中方呼吁各领域合作重点应该确保取得“实效”。各方要根据形势发展和现实需要,在共识基础上调整完善合作内容和方式。

  当今世界遭遇“去全球化”逆流,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愈演愈烈,国际社会不确定性上升。面对疫情,个别国家大搞政治操弄,散播“政治病毒”,甚至做出“口惠而实不至”、开空头支票的国际承诺。与种种“乱云飞渡”情形相比,中国始终坚持做行动派,中方的倡议和行动也更具有一份“实实在在”的意涵。

资料图:2017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杜洋 摄
资料图:2017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从峰会成果看,以“实”应变并非中国一家独唱,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新德里宣言》中,各方共识体现了中方这一思路。

  聚焦合作抗疫,《宣言》强调支持基于科学、包括各领域专业知识、透明、及时、非政治化和不受干扰的研究进程;围绕多边合作,《宣言》表示欢迎签署《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协定》,制定《金砖国家海关事务合作与行政互助协定》,欢迎就数字公共产品平台进行讨论。秉持开放态度,总部位于上海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已迎来3个新成员国——阿联酋、乌拉圭和孟加拉国,扩大的“朋友圈”彰显出金砖机制的吸引力。

  这些合作进展与计划表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以“实”应变方能真正坚持多边主义,方能真正协调各方利益诉求,方能共同应对内外部挑战。正如五国共同提出的,“富有效力和代表性的多边主义对于增强应对当前和未来全球挑战的韧性、增进人民福祉以及实现这个星球的可持续未来至关重要”。

  明年,中国将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继2017年厦门会晤之后,金砖合作将再次进入“中国时间”。人们期待,因时而变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继续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公平公正等方面发挥作用,在以“实”应变之中为人类直面变局提供来自金砖的思考与参照。(完)(图片素材来源:新华社 中新社)

【编辑:于晓】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