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美专家:新冠疫情防控与治疗需要携手合作

中美专家:新冠疫情防控与治疗需要携手合作

2021年03月03日 12:4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抗击新冠肺炎)中美专家:新冠疫情防控与治疗需要携手合作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马海燕)“要形成群体免疫,必须要以科学为基准,通过疫苗的接种来达成。”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说,面对不断出现的变异毒株,必须改进疫苗和鸡尾酒抗体疗法,才能更好地预防可能会出现的下一波疫情,这需要中美两国携手合作。

资料图:钟南山。<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苏丹 摄
资料图:钟南山。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由清华大学和布鲁金斯学会共同举办的一场云论坛1日晚在线拉开帷幕。来自中美公共卫生和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聚焦“快速复苏的正轨:中美新冠疫情防控与治疗合作”,就医学研究与合作、疫苗研发和分配、跨境旅行和贸易的全球规范等议题展开探讨。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2021年伊始,几种有效疫苗研发的快速进展给全球不断蔓延的疫情带来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随着全球进入疫苗分配阶段,我们更加需要携手合作,建立并形成适合下一阶段的政策建议,期待与布鲁金斯学会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通过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促进新冠疫情防控与全球范围的复苏。”

  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艾伦表示,更好地控制疫情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通过合作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尤其希望在科研方面进行合作,包括疫苗的开发和分配,以及全球在贸易和旅行方面的规范。”

  约翰·艾伦表示,布鲁金斯学会与清华大学已进行15年卓有成效的合作,在美中之间架起了有效桥梁,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两国学术界和其他领域的合作。

  “我们发现最大的进步障碍不是科研,不是技术,而是缺乏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和国际合作。”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维尔特·伊恩·利普金表示,脊髓灰质炎、天花、艾滋病等疾病的治疗都是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得以实现的。在应对SARS(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等方面,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全球合作的重要性。

  “新冠病毒不会是我们面对的最后一次挑战,我们低估了一系列病毒和细菌的风险。除此之外,我们还面临着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维尔特·伊恩·利普金强调,要建立更好的数据监控、收集和分享机制,加强全球合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分享了“4C”原则,即协作、竞争、沟通和协调。他表示,应对这样一个公共医疗危机,需要三个步骤:首先要以科学为基础;第二必须提升公众的理解,促进公众的参与;最后政府必须能够做出明智有证据可循的决策。

  “我们在中美两国都应该使用这三个步骤,当然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国情、不同的适用情况。”高福表示,在应对疫情挑战中,中美之间一定要携手合作,同时要尽量减少贫困对人们获得疫情防控手段的影响。

  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费和平指出,目前新冠疫苗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它是未来控制疫情有效的方式,但目前它的推广还比较慢。同时,还需要讨论由于社会经济不平等造成的疫苗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他建议双方在疫情监控、实验室研发等方面进行更紧密的合作,“我们看到医疗方面的合作成为了世界和平的桥梁”。

  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简·海尼表示,科学是决策的基石,同时也能更好地保障公共卫生和健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们要做很多重要的决定,这些决定必须基于我们的知识,所以我们要不断进行研究,才能获得更多的数据和证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疫情发展的方向取决于三个因素,包括各个国家、各个社区人们所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疫苗接种覆盖率以及疫苗能够保护多长时间。有了这三个因素,我们可以基于科学进行比较合理的疫情预测,研判未来短期内疫情形势及趋势。

  “现在是共同合作抗击疫情极好的时机。”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表示,长期来看,如果没有开展全球范围内的疫苗广泛接种,则没有办法实现疫情的绝对管控。目前全球疫苗接种极不平衡,难以建立针对病毒的全球免疫屏障,病毒变异的机会和风险就会始终存在。

  张文宏表示,应对疫情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就像人类曾经应对天花病毒那样,通过全球性的疫苗覆盖和公共卫生策略实施,最终成功控制了肆虐数千年的全球性疫情传播。全球协作进行疫苗的平衡覆盖将是帮助全世界恢复正常的主要工具。在全球疫苗群体免疫屏障建立之前,还必须对全球的开放达成共识,在一段时间内,疫苗和核酸检测可能是全球跨境旅行的健康护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实现全世界的重新全面开放。(完)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