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联合国75周年:面对下一个75年,中国以赋能多边主义贡献世界

联合国75周年:面对下一个75年,中国以赋能多边主义贡献世界

2020年09月17日 18:1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电 题:面对下一个75年,中国以赋能多边主义贡献世界

  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

  金秋九月,联合国将庆祝成立75周年。特殊节点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也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召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会议首次以在线方式举行,相关纪念活动以“我们想要的未来,我们需要的联合国:重申我们对多边主义的集体承诺”为主题。

  自联合国诞生之日起,多边主义一直蕴于其“底色”之中——以对话谈判消弭分歧,用斡旋调解定纷止争,坚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日益成为多边事务的积极参与者。

  “从时间维度看,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经历了保持接触、解决代表权问题、有限参与、全面合作等不同阶段,尤其2015年后中国对联合国事务参与程度有了明显提升;从理念看,从反帝反殖、反霸权主义,到和平与发展,再到‘新安全观’、尊重多样文明与谋求共同发展,中方重要主张不仅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贵洪对中新社记者说。

  75年来联合国一路发展壮大,但过程也不乏曲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人类将面对什么样的世界、世界需要什么样的联合国”等这些重大问题引发各方思考、期盼和隐忧。

  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主任贾烈英认为,虽然有声音质疑联合国的影响下降或功能失灵,但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比联合国更加民主、有效且为人们所广泛接受。更好地坚持和维护多边主义,有助于各成员国共同携手面对下一个75年。

  外界普遍注意到,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近年来一方面在联合国框架下积极履行自身国际责任;另一方面,联合国也在不断认可中国的贡献与作用,依靠中国提高自身在重要全球事务中的治理能力。张贵洪表示,中国未来将成为联合国更为重要的支持者。无论是开展联合国外交,还是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各领域合作,中国理念与行动的“多边主义”底色都将更清晰。

  ——理念层面,中国将继续鲜明坚持宪章宗旨和原则,以赋能多边主义贡献世界。

  眼下,新冠肺炎“战疫”正给因“二战”而生的联合国带来新挑战,其放大和激化了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分歧,导致联合国在一些议题上不得不面对二者之间的对抗,全球抗疫努力被拖累。

  贾烈英认为,从联合国发展历程看,宪章遵循较好的时期,往往也是联合国作用发挥较顺畅的时期。反之,联合国的执行力和影响力都会受到冲击。“无论抗击疫情还是着眼后疫情时代发展,都不应让单边主义侵蚀国际多边机制根基。”

  “在个别西方大国支撑现有国际体系的意愿出现下降的情况下,中国鲜明坚持宪章宗旨和原则,承担与自身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展现了负责任态度。”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说。

  中国着眼合作共赢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被写入多项联合国决议。张贵洪认为,这一理念既是对宪章宗旨和原则的继承,更是一次重要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在下一个75年更好履行宪章赋予的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积极作为的同时,中国也将继续坚守“有所不为”的底线。比如,不搞侵略扩张、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意识形态对抗等。“中国尊重国际社会伙伴安全和发展利益,这同样是对多边主义的有力支持”,贾烈英说。

  ——行动层面,中国将继续探索有利于国际伙伴共同发展的新实践,推进民众福祉。

  5年前,中方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宣布了支持联合国事业的一系列倡议和举措,目前均已得到落实。

  官方统计显示,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维和待命部队中数量最多、分队种类最齐全的国家;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开展了80多个项目,使用资金规模6770万美元,为联合国维和、反恐、能源、农业等领域工作提供支持;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80个减贫项目、118个农业合作项目、103个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等;中国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成为捐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无论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还是保障人权,中国与联合国都是天然伙伴。下一个75年,中国与联合国合作将为推进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和平带来更多有益实践,活跃多边合作的土壤。”张贵洪说。

  他举例称,中国抗击本土疫情积累的很多经验,可在联合国框架下与更多国家共享,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服务;安全领域,中方可尝试在预防冲突、冲突后重建等方面发挥更多力所能及的作用。

  “进入下一个75年,围绕建设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国,凝聚更多共识,丰富更多实践,应是包括中国在内各方的共同愿景。”贾烈英说。(完)

【编辑:白嘉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