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探访广东八百多年历史的“时髦新村”

探访广东八百多年历史的“时髦新村”

2020年08月09日 17:1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广州8月9日电 题:探访广东八百多年历史的“时髦新村”

  中新社记者 许青青

  这里有鹅卵石垒砌的民房,打开门却是地板、空调、热水一应俱全的星级装修民宿,这里有闻名世界的传统英德红茶,也一样有香气扑鼻味道醇正的拉花拿铁咖啡,这里有传统农家美食清远鸡,还有自有养殖盘盘都新鲜的“网红”菜品小龙虾……

  近日记者探访了这座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广东古村、也是新晋的广东“网红新村”——广东十大美丽乡村之一的广东英德鱼咀村。

  夏日的傍晚,暑气还未散去,一名村民蹲在废弃已久的码头边专心致志地撑着钓竿,清澈无波的江面犹如一面狭长的镜子,倒映着因上新漆而焕然一新的灯塔。

  “我们村有4个码头,目前有的还在使用。”鱼咀村理事会理事长廖志其在灯塔下自豪地告诉记者,连江水势在鱼咀村变得缓慢,同时水深足够,天然良港让天南海北的人们在这里安顿下来,后来就变成了鱼咀村,村再发展成了附近的浛洸镇,镇再发展成了如今的英德市。

  然而,随着陆路运输变得发达起来,曾经喧闹的鱼咀村码头安静了下来。为了生计,留在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还有不少村民搬家,只留下老弱病残在村里靠种植水稻、甘蔗、玉米维持生计。村里没有自来水,更没有宽带。

  廖志其是外出谋生的村民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做冬瓜销售的他和儿子年入百万余元(人民币,下同),是远近闻名的“冬瓜大王”。2016—2017年,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和碧桂园集团先后参与鱼咀村扶贫,打造鱼咀古城文旅项目。为了复兴村庄,廖志其放弃了发家的冬瓜生意,转而成了鱼咀村理事会理事长,担负起与村民沟通的重任。

  在各方的努力下,很快,村民们原本破旧的民房被修复一新,不少成为当下流行的旅游“民宿”。臭气熏天的牛棚被拆掉,变身时髦的西式咖啡厅。临江则建起了江景农家乐餐厅,配上西式的小酒吧。入夜时分,餐厅雨棚的装饰小夜灯纷纷亮起,颇有一番异国情调。留守村里的孩子们则拥有了自己的图书馆和运动场。

  现年52岁的温炳光是村里图书馆的管理员。罹患小儿麻痹症的他,只读完了小学。前些年,他不得不拖着残疾的右腿,在东莞、英德等地当厨师、洗菜工、洗碗工,后来他回到村里,靠帮村民理发,每月挣得两三百元维持生存。

  在村理事会的鼓励和推荐下,温炳光鼓起勇气到碧桂园职业学院接受图书馆管理职业培训,学成回村后,他成了图书馆的管理员,现在每月有近3000元的工资。靠着这份工作,他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计问题,还有余力照顾98岁高龄的老父亲。

  在家门口就可以工作,收入还挺不错的,这让像温炳光一样回到村里就业的村民多了起来,民宿、餐厅、咖啡厅的管理人员、服务员等都需要村民参与进来,据廖志其介绍,仅仅去年一年,鱼咀村回流人口就有56户187人。

  静谧的古村、现代化设施以及便利的交通在这里交融一体,鱼咀村就这样变成了城里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据统计,2019年,鱼咀村仅民宿入住人数就达到4294人,实现总收入143万元,经营利润近10万元。民宿工作人员黄孝军介绍,今年“‘五一’假期民宿预订量都在九成以上。”

  廖志其的儿子廖茂航原本不理解父亲为何要放弃冬瓜生意回乡搞建设,如今,他不仅带领村民经营起农家乐餐厅,还在村里的池塘里养起了小龙虾,为餐厅增加了一道城里大火的“网红菜品”。看着村子一天天在变化,廖茂航的信心也足了起来,“相信鱼咀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完)

【编辑:苑菁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