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800多万人核酸检测,数字背后是她们忙碌的身影……

800多万人核酸检测,数字背后是她们忙碌的身影……

2020年06月30日 17:4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6月30日电(郎朗)自北京新发地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已在短时间内进行了数百万人的核酸检测工作,基本完成“应检尽检”人员动态清零。

  数字背后是一线医护人员实实在在地坚守与付出,近日,我们探访了北京的一些核酸检测采样点,记录这些“抗疫战士”的真实工作状态。

首都儿科研究所的护士在为民众采集核酸样本。首都儿科研究所供图
首都儿科研究所的护士在为民众采集核酸样本。首都儿科研究所供图

  给孩子做核酸检测需要分几步?

  早上不到8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大厅的一间诊室外已有不少孩子和家长,他们间隔一米距离,有序等候。

  这间约十几平米、名为“鼻咽拭子采集室”的诊室是首都儿科研究所的核酸检测采样点。

  成年人做检测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苦苦斗争”的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对医护人员而言,这更是一场“团体战”。

  “来,小朋友,阿姨看看你小鼻子里有什么?”采样护士寇红燕弯下腰,手里拿着一根棉签轻声地说。

  面前的护士穿着蓝色的隔离服,戴着口罩、护目镜和双层橡胶手套,从看到寇红燕的那一刻起,小男孩就哼哼唧唧,拉着爸爸往外走,试图逃离诊室。

  虽然身高还不足1米,但孩子的“战斗力”是惊人的,为让采样顺利进行,家长需要配合护士控制好孩子的手脚。

  长期的工作经验让寇红燕总结出一套儿童采样的“标准”姿势:家长坐稳,环抱着孩子,固定好孩子的四肢,用自己的下巴抵在孩子头部,尽量控制头的方向,方便采样。

  自从年初疫情发生后,首都儿科研究所就持续开展全体护理人员的鼻咽拭子采集培训和考核,与口咽拭子比起来,鼻咽拭子可能会感觉更不舒服,用寇红燕的话来说,“会有一种溺水感”。

  所有参加鼻咽拭子采集培训的医护人员都亲身体验过棉签深入鼻咽部的触壁感和不适感。棉签在鼻腔中要转两三圈,停留5-10秒,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孩子的不适,采样护士会在保证安全和一次成功的基础上加快操作速度。

  操作过程中,有的孩子鼻腔分泌物多,会影响取样,过程时间会稍长一些;有孩子因为喝水少,鼻粘膜干燥,取样的时候棉签上会沾有少许血丝;大部分孩子采样回家后,会揉鼻子来缓解不适,护士表示“这都是正常现象,家长无须担心”。

首都儿科研究所的护士在为民众采集核酸样本。首都儿科研究所供图
首都儿科研究所的护士在为民众采集核酸样本。首都儿科研究所供图

  同样的叮嘱,一天要说数百次

  从早上8点取样开始,一直到中午12点,装备齐全的寇红燕和同事不曾坐下来一次,也不曾出去喝一口水,声音从清亮变得嘶哑,讲话间透出一种粗粝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像这样的工作状态,医护人员已经持续好几个月,从初春到盛夏,窗外的树枝抽芽、开花,窗内的工作和防护状态却未曾变化。

  炎炎夏日,医护人员也要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外面还要套上隔离服和双层橡胶手套,面部佩戴N95口罩和护目镜。

  “一个班次下来浑身都湿透了,蒸桑拿一样。”寇红燕说,穿上衣服半个小时就浑身冒汗。虽然中途可以喝水,但是大家都觉得穿脱防护服太费时间,加上还要做一系列消毒工作,出去喝一次水就意味着要浪费一套防护服,所以工作期间大家基本不喝水。

  一天下来,寇红燕和同事只在中午1小时休息的空档喝口水或去洗手间,早餐也基本上只吃点干的,中途尽量不去上厕所。

做鼻咽拭子的棉签。从左端开始直到红色标记物的地方,全部都要置入鼻腔。郎朗 摄
做鼻咽拭子的棉签。从左端开始直到红色标记物的地方,全部都要置入鼻腔。郎朗 摄

  给孩子取样是个力气活。孩子太小,配合度较低,所以护士们除了帮助家长控制好孩子的四肢,还要不停地安慰孩子,安抚焦虑的家长。

  几乎所有家长进门都会问,“疼不疼啊?”孩子取样时,有的家长扭过头,紧闭双眼不敢看。因此,在每次取样开始前,护士们都会向家长解释一遍采样流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样的叮嘱,她们一天要说几百次。

  “孩子是很依赖家长的,家长的情绪稳定了,孩子的情绪也就平静了,所以我们会换位思考,多体谅、理解家长,尽量做好沟通。”寇红燕说。

  前段时间,学生开学前夕,医院迎来检测高峰,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一天大概要采集300余个样本。装样本袋的小桶一天取4次,最忙的时候,一上午就能取走七八桶。

  当被问到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是否觉得很辛苦时,寇红燕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这就是本职工作呀。”

采样护士在朝阳体育中心为民众采集核酸样本。首都儿科研究所供图
采样护士在朝阳体育中心为民众采集核酸样本。首都儿科研究所供图

  “一切付出终能换来希望”

  除了在医院里的采样和检测,分布在各城区的临时采样点承担了更为艰巨的工作。

  6月25日下午,北京朝阳体育中心北一楼的采样间里,首都儿科研究所护士宋晗正在为一名农贸市场摊主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当晚,宋晗要和94名队员要完成朝阳区平房地区的商超、农贸市场、快递、建筑等行业的从业者以及辖区居民的万人采样工作。

  朝阳体育中心内设有北一楼和北二楼两个采集点,共开设17个采样间。采样间虽然设在室内,但为了保障环境安全,检测人员没有开启中央空调。一个轮岗下来,层层防护服下,他们自己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还未等干,就要再次“披甲上阵”,投入到下一轮的工作中。

  25日,北京的雨下得不小。断断续续的大雨使临时采样室的地面变得湿滑,细心的采样护士找来墩布将地面擦干,以免有人滑到摔伤。因安全需要,每个区域的墩布不能混用,为此,大家各自承包了一块区域,出现水渍便立即擦干,被笑称是“门前三包”。

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人员正在做核检测。首都儿科研究所供图
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人员正在做核酸检测。首都儿科研究所供图

  20点30分,最后一例检测样本被封入转运箱中,7个小时共采集11450份检测样本,这些样本分4批安全送至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进行核酸检测。

  6月11日以来,北京累计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300人。在28日下午召开的北京疫情新闻发布会透露,截至28日12时,北京市累计完成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采样829.9万人,已完成检测768.7万人,基本完成“应检尽检”人员动态清零。

  短时间内能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检测,这背后是一线医护人员们的辛劳付出。网络上,有很多参与检测的网友晒出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照:凌晨1点的深夜,他们垫着塑料纸躺在检测点短暂休息;38℃高温的正午,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露天检测点坚守岗位。

  29日上午,北京此次疫情的第一位治愈患者出院,有网友在这条新闻下留言:一切付出终能换来希望。(完)

【编辑:孙静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